港口區,斯坦索姆遭到屠殺和焚燬後目前唯一已經基本恢復到正常狀態的區域。
不管是堆砌在倉庫裡的物資跟貨物,還是整個教會所建立起來的臨時統治中心都坐落於此。
由於瘟疫和亡靈天災摧毀了以該城市為中心周圍大片土地原本的秩序,洛丹倫王國的貴族和官員基本死了個七七八八,少量倖存下來的也果斷加入教會。
因此教會在短時間內便獲取了大量無主的財富。
尤其是許多富裕家族積攢了幾代人乃至十幾代人的金庫與收藏,還有來不及運走的菸草、茶葉、毛皮、美酒、珠寶首飾,以及北方精靈們製造的藝術品、玻璃器皿、絲綢、服飾、鞋襪……
總之,作為最強盛人類王國洛丹倫的北方重鎮,斯坦索姆所擁有的財富可能暫時還比不上王都,但絕對能緊隨其後排在第二。
在左思的授意下,蘭尼把這些對於開荒毫無用處的東西進行打折處理,全部賣給那些擁有船隻的商人。
作為交換,他們必須出售一部分自己的船隻,亦或是把剩下空餘的貨倉裝滿難民和生活必需品前往荊棘谷。
透過這樣的方式,在兩個多星期的時間裡已經源源不斷運走了數萬人之多。
當然,像糧食、藥草、金屬錠、牲畜、工具、食鹽、武器鎧甲等東西肯定是不會賣的。
不僅不賣,而且還無限量的收購併存放在倉庫裡。
除此之外還能看到大量才收割的糧食源源不斷從整個東威爾德地區運往斯坦索姆,其他輸送諸如蔬菜、水果、肉蛋奶等食物的更是絡繹不絕。
其中便於長期儲存的會被裝進密封的木桶內,又或者進行醃製風乾處理,而無法長期儲存的則會分發給難民吃掉。
在這裡,金錢的概念暫時被完全廢除,統一使用了高效且公平的配給制度,以確保所有人都能填飽肚子不至於捱餓。
而人們則在教會的指揮下進行各種各樣的工作。
他們有的會前往附近的礦坑挖掘礦石,然後送到熔爐去熔鍊成鋼錠、銅錠、金錠、銀錠、秘銀錠、瑟銀錠、真銀錠,偶爾還能挖出寶石和奧術水晶這樣的好東西。
還有的則會在藥劑師的教授下學會辨識藥草,由民兵的保護下去野外進行大範圍的搜尋跟挖掘,最終被牧師們調製成各種高階的治療、法力回覆和強化類魔法藥劑。
鐵匠與學徒們則揮舞鐵錘不斷打造著各種工具、盔甲和武器,為抵達新的家園拓荒做準備。
農婦們也聚集在一起利用紡織機把麻、羊毛紡織成可以做衣服的布料。
憑藉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幾乎每一個來到此地的合格勞動力都被充分利用,根本看不到有無所事事的閒人。
就連稍微大點的小孩子也會聚集起來幫忙殺魚,處理那些漁船捕撈上來的海鮮,亦或是乾點做飯、煮湯之類力所能及的事情。
透過勞動創造肉眼可見的價值獲得認可,以及宗教帶來的信仰慰藉,無數才經歷過一場噩夢失去親人和朋友的難民紛紛走出痛苦與悲傷,開始展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活力。
因為教會宣揚前往荊棘谷建立新的家園,在他們潛意識中種下了一個種子,一顆能夠拋棄過去重新開始新生活的希望之種。
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人們會樂意表現出積極向上的一面,並且相互鼓勵、相互扶持,進而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憑藉共同的信仰和目標,這群飽經磨難人史無前例的緊密團結在了一起。
坐在王室馬車上的佳莉婭透過窗戶難以置信看著外面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整個人都有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
因為之前街道上殘留的慘狀,讓她以為會看到一群沉浸在悲傷、沮喪和毫無生氣的悽慘難民。
可實際情況卻截然相反。
這裡非但沒有一丁點經歷過大屠殺的樣子,反而充滿了洛丹倫王國其他地方都沒有的熱情。
每個人彷彿都擁有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
在這種中世紀領主和莊園制的國家裡,大部分農民終其一生可能都沒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整天只是渾渾噩噩的活著,為了養活自己和家人四處奔波。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契約之神的教會究竟做了什麼?
洛丹倫公主原本憂傷的臉上終於浮現出強烈的好奇,開始有點期待與對方的見面。
至少她現在心底已經不再牴觸成為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