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復科曼索王國的提議(萬字大章求訂閱)

有人說費倫大陸的近代歷史就是一部人類種族擺脫奴役和壓迫的歷史,同樣也是一部記錄精靈種族不斷衰退消亡的歷史。

從最後一次皇冠戰爭結束、精靈神系分裂、黑暗精靈沉降幽暗地域開始,這個終結了巨龍與巨人統治大地時代的霸主便開始不可避免的走下坡路。

人類魔法文明耐瑟瑞爾的崛起更是給了生活在北方的精靈們沉重一擊,導致其失去了在魔法方面壓倒性的優勢。

勢力範圍甚至開始大幅度萎縮,不得不放棄大片土地以避免與前者爆發激烈的戰爭。

現如今精靈愛好和平、與世無爭的刻板印象,就是在這段時間慢慢被建立起來的。

不是他們不想爭,而是真的爭不過。

這一點從第一次皇冠戰爭開打到最後一次結束長達兩三千年的時間就能看得出進來。

在生育率和成長速度方面,精靈是真的拉胯。

估計全盛時期,他們在費倫大陸的總數量可能也只有三四百萬規模(算上生活在水裡的海精靈,永聚島的人口也才一百六十萬左右)。

尤其是第三次皇冠戰爭中著名的“神之劇場”戰役導致超過七萬名精靈的死亡,徹底讓這個種族元氣大傷。

以至於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過如此大規模的交戰和傷亡數字。

基本出動個一兩萬就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大軍”了。

如果換成是人類的話,哪怕是一代人全部打光了,只要有個一百多年就能迅速恢復並重新具備發動全面戰爭的潛力。

也許這就是長壽所帶來的副作用吧。

由於對時間流逝、身體衰老並不敏感,因此精靈做事情永遠都是有條不紊,缺乏短命種族的激情與緊迫感。

他們的法師永遠不可能像人類法師一樣,完全沉浸在對於知識和魔法技術的強烈渴望中。

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吃、不喝、不睡,摒棄包括美酒、美食、美色、藝術、哲學等方面的享受與追求,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轉化成亡靈形態。

除非是肩負著某種重要的使命或任務,不然精靈極少會把自己變成無法追求快樂的巫妖。

所以在面對同樣擁有強大魔法力量的耐瑟瑞爾時,精靈根本不敢與之正面對抗。

否則哪怕戰損比是二換一、三換一、乃至五換一,最終等待他們的結果都是毫無疑問的毀滅。

因為耐瑟瑞爾培養一名實力不俗的奧術師可能只需要三十年到四十年,而精靈卻要兩百年到三百年往上,合格的戰士與士兵也同樣如此。

不過在耐瑟瑞爾的衰落並未讓精靈們徹底失去在大陸上的話語權。

至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是還擁有好幾個王國與王庭的。

如果非要找一個精靈撤出費倫大陸的時間節點,那可能就是發生在dr714年,同時也被歷史學家稱之為“毀滅之年”的時刻。

在這一年,擁有強大魔法迷鎖保護的迷斯·卓諾陷落了。

雖然厄運的徵兆跟預言早在dr694年就已經初現端倪,可當時卻並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最終整個科曼索王國只有區區兩百個精靈成功逃了出來,其餘的全部都死在了黑暗軍團的屠殺與獻祭中。

要知道迷斯·卓諾可是王庭的所在地,更是精靈們在大陸上最後一個真正意義上能被稱之為國家的定居點。

至此,這個種族便宣告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其餘雖然還有像索丹尼斯拉這種迷你型的王國,可充其量也就是在人類的包圍下苟延殘喘罷了,根本沒有資格參與到決定歷史走向的重大事件中。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迷斯·卓諾陷落之前,絲琳希就已經離開了物質位面,所以並未親眼目睹慘劇的發生。

確切地說,在大統領伊爾塔葛瑞姆去世和圍繞繼承權一系列暗殺、暴力襲擊活動發生後,科曼索內部便出現了巨大的政治裂痕。

而這讓她既悲傷又失望,一氣之下帶著象徵合法統治權的神器——阿寇科瑞姆(王冠之劍)選擇消失。

臨走前還放話說,只有當各個部族真正團結在一起,並且所有民眾的心中都意識到科曼索之夢的真正含義時,自己才會再次出現授予領導者王冠之劍。

可誰能想到,這番原本是激勵民眾的話居然成了某種對科曼索王國的蓋棺定論。

僅僅四十八年之後便隨著迷斯·卓諾的陷落而宣告終結。

每當想起這件事情,絲琳希總是會不由自主反覆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