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成千萬片的禹祖鼎來投。
如此氣象,便是兩人不知天機,也不由得俱為大喜。
“這”老爺,這莫不是傳說中“禹祖治水後,家天下之始。佔據人皇正朔的禹祖鼎?”
“應該沒錯的,只看這上面的鳥獸文,乃是比鐘鼎文、甲骨文更早的古舊文字,這定是禹祖鼎!”
林南峰、宋冉軍這兩位一代大弟子激動,
立在下面二代弟子中的七位翹楚,祝君、水臨明姚、長風、封命、勒薩,也是個個大為震
禹祖鼎是何物?自啟王立,家天下之始,向來被視為人皇正朔之憑證。
有此物在手,那便是人皇有望!
人皇啊!
數百年來,再不曾出現過的人皇!
而且,還是天命所歸,人間正朔的真命天子!
有心思靈動著,不由得心叉暗忖:“老爺執掌大教,日後乃是聖人一流的人物,定不會稀罕一個人皇之位。兩位老師。也是一門心思的求證大道,日後少不得乃是真聖階、武神階的超卓人物,定然也看不上人皇果位。若是我不求大道,只求人皇之位加身”
此念萌安,便即瞬間在二三代弟子心中忤然萌動。
便是二代弟子、三代弟子中小總計一十二位的翹楚人物,也是免不了要動些心思。
武道之路維艱、維險,便是託庇聖人門下,真祖階也一樣是邁不過的坎。
不成真祖,便是次一等的武祖,也抵不過天地無情,終有一日隕落,化為飛灰。
便是成了真祖,也不過是有了大神通,有了長久壽元,可以開宗立派。可若論超脫,卻依然望之不可得。
既然武道之路一直走下去,也不過如此。何不求了人皇機緣,為子孫謀個萬世正統?
蘇放高坐蓮臺,聲發洪音:“這三口大鼎,確是禹祖鼎不假。”
一語方落,大殿中更是震動,人聲鼎沸。
蘇放神目如電,微微一掃大殿,便即令得人人噤聲,四周恢復了寧靜。
“既然三口大鼎來投,便即證明,我遁武宗該得人皇之位。只是到底是誰的機緣,卻要各憑手段。我有人界天書半卷,可得半數人皇機緣。我只問爾等,是等到老爺我遍覽人間,悟透因果,補全這人界天書,再來爭機緣,還是此刻便即出手?”
蘇放話已說明,他此時人界天書不全。若是傳之下去,能夠爭得人皇之位,不過是五五之數。若是等到他參悟透徹,補全人界天書,那便是十拿九穩之事。
可即便十拿九穩,也只是說肉爛在鍋裡,沒有留給外人。可是否能夠落在自己身上,卻還是個未知之數。
此時雖然只是五五之數。卻也已經是值得冒險。昔日改朝換代那些世家豪族、草莽英雄,哪一個敢說爭奪帝位有五成把握?
“祖師,我願求這一線機緣!”
“祖師,我也願求!”
“祖師,我願求!”
接連三聲大喝,卻是二代弟子中的祝君、天幕,三代弟子中的楚王小三人相繼出列。 其他人雖則也有些意動。卻不如這三人果斷,一聲大喝,便即站了出來,立在大殿之前。
這三人中,抬君、天幕乃是兩個男子。顧盼豪雄,都是一副好相貌。
偏是這楚玉,卻是個女子,雖然也是一身英氣,相貌卻是相當的平凡。
三人之後,零零散散,也有多人站了出來,只是氣勢上,卻是比祝君、天幕、楚玉三人差了許多。
蘇放目光一掃,便即笑道:“想成*人皇,殺伐果斷萬不能少。既 然做了決定,自然要早些出列才對。既然如此,這三口禹祖鼎,便即賜給你們三人。其他人等,只能得我人界天書中的神通。”
隨即,蘇放屈指一彈,便有三道清光分射三尊大鼎。
咣!咣!咣!
三聲鐘鼎轟鳴,那三尊禹祖鼎,齊齊縮從九丈九尺九寸高,俱都縮小至不足一寸,依然佔據三九之數。
禹祖治水、鑄鼎,九口大鼎,俱為九九之數,乃是取真龍九九,世間長存之意。
只是上古亂戰,天穹大帝為聖,有心佔據仙庭正朔,曾暗使手段,消去真龍四道氣運。由是,世間真龍,再無九九至尊,只得九五。
這三尊大鼎重新恢復昔日榮光,卻不是被削去四道氣運的九丈五尺五寸,乃是禹祖鑄鼎時的九丈九尺九寸,箇中蹊蹺,卻是令人深思。
祝君、天幕、楚玉三人分別得了三尊大鼎,個個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