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1部分

�攏�勾�睬螅壞諶�隼磧桑�涫擋⒉恢匾��撬禱實鄣穆�藁盎姑揮醒Ш謾B�燒倫啵�倘揮杏盟�健骯�欏鋇模�墒巧隕嬤匾�惱倫嘹橢跡�加煤何模��月�藁安荒芴�⒉荒芩擔�翟諉揮洩叵擔�還�芤彩且桓隼磧傘�

在此三個理由之下,所建議的不是訓政,而是暫緩歸政。翁同龢所以如此主張,自然是有深意的,稍微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是表明責任,所謂“典學有成”,任何人都可以這樣恭維,唯獨毓慶宮的師傅不能說:皇帝的書念得很好了,經天緯地,足以擔當任何大事。

再深一層的意思是,寧可遲幾年親政,而一到親政,大權獨攬,乾綱獨斷,再不須慈禧太后插手。這就是他所謂“請訓政不如請暫緩歸政為得體”這句話後面的真意。

然而這層深意,沒有人能理會,即令有人能領會,亦不敢說破。所以照形勢去看,是訓政的成分居多。

這三個摺子在慈禧太后看來,是意外亦非意外。她早料定臣下就為了尊崇皇太后的禮節,也一定會有再請她垂簾幾年的請求,而且李蓮英早有立山等人傳來的訊息,王公大臣無不認為皇帝尚未成年,未到親裁大政的時候,預備公折籲請,所以不算意外。

覺得意外的是醇親王的態度。原以為他會奏請暫緩歸政,不想竟出以訓政的建議,而且“永照現在規制,一切事件,先請懿旨,再於皇帝前奏聞”這兩句話,等於說是訓政永無限期。這是醇王表明心跡,他永遠不會以皇帝本生父之尊,生什麼妄想。用心很深也很苦,倒不能不領他的情。

不過她最注意的,卻是翁同龢草擬的那個奏摺。反覆玩味,看出具名在這個摺子上的人,與具名在禮王世鐸領銜的摺子上的人,主張並不相同。在御前大臣與毓慶宮的師傅看,請皇太后暫緩歸政,是有限期的,“一、二年後,聖學大成,春秋鼎盛,從容授政”,這“一、二年”就是限期,而不提訓政,也就是表示:一到歸政,大權應歸皇帝獨掌,皇太后不宜再加干預。

瞭解到此,慈禧太后不免心生警惕,燈下輾轉思量,總覺得這一兩年,得要好好利用。果然能在這一兩年中,完成自己的心願,又能教導皇帝成人,同時設法定下一重很切實的禁制,不讓醇王在任何情況之下成為太上皇,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歸政了。

主意是打定了。但茲事體大,想起“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成語,要找心腹來問一問,看看有失算的地方沒有?這個心腹自然是李蓮英,“你說呢?”她問,“是暫時不歸政的好,還是訓政的好?”

“這些大事,奴才不敢瞎說。”李蓮英答道:“不過奴才在想,從古到今,皇上總得聽老太后的話,兒子漫不過娘去,就算歸政了,不訓政了,老佛爺有話交代,皇上不敢不遵。再說,皇上也孝順,有什麼事也一定會奏稟老佛爺,聽老佛爺的意思辦。”

“若能這個樣子,還說什麼?”慈禧太后淡淡地說,“就怕人心隔肚皮,誰也摸不透,母子假的,父子才是真的。你說你是聽真的,還是聽假的?”

“奴才不問真假,只問良心。”李蓮英答道,“皇上四歲進宮,老佛爺親手撫養成人,讓皇上繼承祖宗基業,真正是天高地厚之恩。要講真,當皇上才是真,要講親,那裡還有比十二年天天見面的來得親。”

“你這話倒也是。皇帝如果認不清這一層,就天理不容了。”慈禧太后緊接著問,“萬壽山的工程,如果即刻動工,得要多少時候才能成功?”

“總要兩年工夫。”李蓮英說,“等奴才明天去問了立山,再來跟老佛爺回話。”

“不必問了。只告訴他就是,馬上預備起來,一定得在兩年以內辦成。”

“是!”李蓮英又接一句:“悄悄兒預備?”

這是暗中點一句,是不是要讓醇王知道?慈禧太后好半天不作聲,最後終於下了決斷:“我來關照七爺。”

有這句話,李蓮英便可以直說了,“七爺一定遵懿旨。不過讓七爺辦事,最好先替他把道兒畫出來。”李蓮英放低了聲音說:“萬壽山的工程一動,就先得有幾百萬銀子擺在那裡。”

“幾百萬!”慈禧太后皺眉了。

“其實也不難。”李蓮英說,“一條船就是兩三百萬銀子,不過少買兩條船而已。”

這一下提醒了慈禧太后。不久以前嚴飭各省認籌海軍經費,兩江、兩廣,必有鉅款報效,因而自語似地說:“得結結實實催一催,等錢到了好辦事。”

李蓮英知道她指的何事。介面說道:“等各省報解到京,總要年底了,怕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