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罷手,恭王也不多勸,吃了飯,延入書齋,摒退僕從,密商大計。

“我竟小看了‘西邊’。”恭王感嘆著說,“差一點下不得臺。”

這話在曹毓瑛不算意外,也算意外。西太后聽政不過十幾天,已頗有能幹的名聲,但居然會讓恭王“差一點下不得臺”,這不能不說是意外之事。

“那八位對西邊的觀感如何?”恭王又問。

曹毓瑛想了想答道:“一言以蔽之,精明二字。怡、鄭兩王,頗有畏憚之意。”

恭王搖搖頭:“她的厲害,不在精明上面,在假裝不懂,裝傻賣呆。”

“噢……。”曹毓瑛很注意地,“王爺這又是深一層的看法了。必有所本?”

“是啊!”恭王一面回憶著,一面慢條斯理地說:“西邊很‘熱’,要逼我獻議垂簾,我當然不能那麼冒昧。西邊看看沒有辦法,說是要讓我回軍機,這是進一步逼我。厲害得很!”

“那麼,王爺當時怎麼說呢?”

“我當然辭謝了。”恭王又說,“我答應兩宮,好好籌劃一條路出來。你有什麼高見?”

曹毓瑛握著手,思索久久,說出一句恭王想不到的話來:“其實,西邊的主意,也未嘗不可行。”

“怎麼呢?”恭王愕然。

“王爺一回去,自然是樞機領袖。軍機制度,由來已久,大政所出,天下鹹知。贊襄政務的,亦不得不僭竊軍機處的名義。王爺一去,正好收回大權,雖不能凌駕而上之,分庭抗禮,也佔著不可動搖的地步。”曹毓瑛一口氣說到這裡,略停一停,看恭王一時無話,便又說道:“至於穆、杜、匡、焦諸位,眼前不能不依附那‘三位’,但此是王爺不在軍機的情形,王爺一回軍機,正管著他們,不能不聽王爺的。”

“倘或不聽呢?”

“好辦得很!免了他們的軍機。顧命大臣的名義,是先帝所授,一時免不掉,軍機大臣的進退,權在今上,有何不可免?”

“嗯,嗯!”恭王點點頭,似乎意動了,“你的見解很新,也很深。不過……。”

“王爺如果沒有更好的打算,不妨就照此而行。當斷不斷,反受其害。”

“這……,”是極難決斷的事,恭王躊躇著說,“我怕弄得短兵相接,兩敗俱傷。”

曹毓瑛默然。他有所意會了,恭王自覺身分貴重,要保持雍容莊嚴的姿態,不肯與慓悍的肅順,白刃肉搏。

“我想,一切總得回了城再說,咱們現在就談回城以後的做法吧!”

“是!”曹毓瑛謙恭地答應一聲,端起茶碗,卻欲飲不飲,定神沉思,未想別人,先想自己。他在軍機處的資格,已經跟軍機大臣沒有什麼分別,但究竟不是軍機大臣。焦祐瀛的職位原來應該是他的,由於他的堅辭,焦大麻子才得“飛上枝頭作鳳凰”。當初堅辭超擢的原因,就是表示對恭王效忠,他一直相信恭王會重回軍機,要到那一天,他才能真正被重用,也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才具。

想不到在大行皇帝生前,恭王不能達成心願,而眼前卻意外地有了回軍機的機會。誠然,贊襄政務與軍機大臣已無分別,顧命八臣結成一體,恭王縱為軍機領袖,不能改變以一敵八這個不利的形勢。但是,恭王決不是所謂“孤掌難鳴”,軍機大臣也好,贊襄政務大臣也好,都必須假手軍機章京,才得推行政務,否則號令不出國門,肅順天大的本事,也不能另找一班能幹的司員,來組成兩班軍機章京。這樣,恭王就不必怕他們了!曹毓瑛自信有恭王出面,加上他在軍機章京中的資望、才能和影響力,可以逐漸設法把受顧命的贊襄政務大臣,弄成一個有名無實的虛銜,大權復歸于軍機處這個正軌上。當然,這要經過一番極嚴重的衝突,恭王不願披掛上陣,親臨前敵,那真是件無可奈何之事。

第六部分慈禧全傳(六)(6 )

想到這裡,不免有些氣短心灰,便即說道:“既然重心移到京裡,我想求王爺設法,等這一次換班回京,讓我不必再回熱河來了。”

“這話是怎麼說?”恭王很詫異地看著他,“你彷彿不願在這兒待似的?”

“是。”曹毓瑛很坦白地承認。

“為什麼呢?”

“王爺可以想得到,我是他們的眼中釘,處境極難。”

“我知道,我知道!”恭王站起來,走了兩步,想了一會,拍拍他的肩,帶些歉意地說,“你受了許多窩囊氣,我全明白。

看在我的面上,暫且忍耐。“

這樣的撫慰,曹毓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