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3年2月28日,德國出臺的一項法律廢除了《魏瑪憲法》中有關保證人身自由的條款,那些對此做法持異議者則被納粹實行了所謂的“保護性監禁”。事實上,這些集中營的存在為納粹黨衛隊提供了一個強取豪奪、敲詐勒索的好機會,同時還可以趁機對他們的對手進行報復。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4)

重佔萊茵地區

希特勒在上臺後不到3年,就出兵佔領了萊茵地區,他透過此舉提高了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這是他對外實施強硬外交政策邁出的第一步。萊茵地區是一塊方圓大約60公里的區域,東至萊茵河畔,包括科隆、杜塞爾多夫和波恩以及萊茵河西岸的所有區域。根據《凡爾賽和約》的規定,萊茵地區從1918年開始屬於不設防區,實行非軍事化管理。同時,這也是《洛迦諾協定》所要求的。1936年3月7日,在代號為“冬日演習”的行動中,希特勒下令德國陸軍以一個師的兵力開進萊茵地區。希特勒聲稱,法國與蘇聯簽訂的《蘇法條約》違反了《洛迦諾協定》,因此,自己不遵守《凡爾賽和約》也就無可非議了。希特勒把賭注押在了利用法國和英國和平主義者的感情上。在撕毀《凡爾賽和約》後,為了安撫人心,消除各國的擔心和疑慮,他與法國、比利時和荷蘭簽訂了25年互不侵略條約,由英國和義大利提供擔保。許多高階軍事顧問都曾力勸希特勒不要深入萊茵地區,因為他們明白,在英國、比利時和法國的聯合攻擊下,德國國防軍毫無勝算的把握。然而,這次冒險行動的成功使得希特勒更加確信向西擴張勢力的重要意義:不但可以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力,為德國軍隊爭取戰爭準備的時間,同時還可以迫使對方進一步作出讓步。

奧運會上的業績

希特勒政府為了籌辦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第十一屆奧運會),劃撥了相當於1 500萬英鎊的經費修建了9座運動場館,其中包括一座豪華、宏偉的體育館。在運動會的第一天,漢斯·沃爾克就為德國贏得了鉛球專案的金牌,臺下11萬觀眾為此歡呼雀躍。而接下來,隨著金牌頻頻被其他國家的選手奪得,希特勒也從美夢中猛然驚醒,懊惱地離開體育館。然而,美國黑人選手傑西·歐文斯在田賽與徑賽兩個專案上贏得4枚金牌的完美表現,更是讓希特勒大為光火。除了上述不快之外,本屆奧運會的結果對於德國新政府無疑是一次勝利,因為選手們為德國贏得了總數最多的金牌。為此,列尼·瑞芬斯塔爾拍攝了一部曾在國際上得到廣泛好評的反映本屆奧運會的電影,她在電影中透過柏林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間接地歌頌了德國安定、充滿自信的社會局面。

1938年3月12日,希特勒下令實施與奧地利合併的“奧托行動”,加緊了擴張領土的步伐,納粹國防軍隨即開進奧地利境內。德軍的這次行動根據流亡比利時的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奧托·哈布斯堡的名字命名,表面上聲稱是為了防止其復辟政權,實際上是德軍對於奧地利的武裝入侵。在此過程中,納粹德國得到了奧地利納粹分子的協助,他們的領導人是律師出身的賽斯·英夸特。長期以來,他一直在給庫爾特·馮·舒施尼格總理領導下的奧地利政府製造麻煩,並對其進行破壞。賽斯·英夸特是一個德奧合併的堅決支持者,與民族主義者聯盟(包括奧德民族聯盟)有著密切的交往。

1938年9月30日,德國、義大利、法國和英國共同簽訂了《慕尼黑協定》,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將其境內的德語區的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早在8月份,希特勒就曾調動軍隊並揚言要進攻捷克斯洛伐克,藉口說德國人在蘇臺德地區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為此,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總理達拉第召開了一系列會議,在希特勒的巨大壓力下,他們開始轉而對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壓力。在慕尼黑,英法首腦一致表示可以接受希特勒在一份修正案中提出的要求。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助長了希特勒的囂張氣焰,使那些原以為英###接受德國挑戰的納粹將領們對他更為信服,也使他在德國軍隊中擁有了絕對的權威。與此同時,英國方面也透過這種做法為自己重整軍備贏得了時間。

戰爭變臉

就在《慕尼黑協定》簽署以後,英國、法國和波蘭迫於它們所面臨的共同威脅——納粹德國,開始攜起手來破解德國的埃尼格瑪密碼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傳輸無線電訊號的快速機械加密系統,德軍對於它的安全效能深信不疑。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5)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