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女兒還真讓人頭疼,看起來是深得這流氓皇帝的真傳。
今日來的李世民嬪妃人數不少,除長孫皇后、楊妃外,其他的李業詡都不認識,也不知道那個武氏才人有沒有在場,!
“各位愛卿,今日是立夏節,朕企求上天保佑我大唐,年年風調雨順,使百姓安居樂業…”李世民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吉利的話,表示了他這個當皇帝的, 是如何的關心百姓的疾苦,希望民間有個好收成,少遭災,甚至說上天若能做到如此,他這個天之子可以代百姓受一些難,云云。
一大通言不由衷的場面話下來後,接著是房玄齡代表百官表示了他們一樣的心思,希望百姓安樂,皇帝和皇后身體安康之類的,一時間君臣皆大歡喜。
再接著是啟冰儀式,許多宮中的內侍和太監在掌管冰政的凌官指引下,搬出了冬天時候宮中收藏的冰塊,切割分開,由皇帝象徵性地分發賞賜給在座的文武百官。
李業詡還真感慨古代這些傳統節日的文化氣氛真的濃厚,李業詡也知道,自己府上,在立夏這天,要為每個人秤重量,稱為“秤人,”也是立夏節的一個風俗。
這些挺有味的節日和風俗,為何在後世都沒有了呢?
所有的禮節都完了後,群臣估計儀式也差不多了,一些人明顯鬆了口氣,出席這樣長時間的儀式可是件體力活,可不是每個人都吃得消的。
只是沒想到李世民卻站起了身,對著眾臣笑呵呵地道:“諸位愛卿,前些日子從安西新貢一批千里駒,大部皆已馴服,唯一匹獅子驄未被馴服,今日在座的各位愛卿若能將其馴服者,朕有重賞…”
聽李世民如此說,李業詡腦袋轟的一下,突然間想到一件事。
不知是正史還是野史記載,李業詡記得,李世民有一次宴請朝臣時,說新得一馬,沒有人能將其馴服,後來當時還是個才人的武則天,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將其馴服,難道就是今日這出戏了?
李業詡頓時來了興致,他想看看,是不是歷史上的這位女皇帝要出場了…
第四卷 軍魂 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
李世民說著,轉頭對身邊的內侍喊了聲:“來人,將那匹獅子驄牽出來…”
李世民的侍衛頭子緊走幾步,上前答道:“陛下,此馬野性不改,在前些日子已經踢傷了幾人,是多人合力才將其驅入馬廄中,今日陛下在此,恐驚聖駕…”
李世民一聽,更是興奮不已,大聲說:“但牽來無妨,朕倒要瞧瞧,這是一匹如何神駿的千里駒…”
這名李業詡很是熟悉的侍衛頭子,施明,聽到皇帝如此說,也只得尊令,帶著一些侍衛及太監,飛快地跑了出去。
這時,坐在前列的李恪回過頭人,對李業詡示意了一個眼神,李業詡明白其中的意思,李恪是想讓他將這匹馬制服。
李恪清楚李業詡的騎術,那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更知道在當年出征吐谷渾時,當時的慕容順想顯擺一番,對李靖和李業詡說有一匹沒有馴服的大青馬,結果這匹烈馬被李業詡馴服了,後來成了李業詡忠實的坐駕青騅,陪伴著李業詡經歷了這些年多場的戰事,也在戰鬥中為李業詡所立下的戰功,盡了它的一份力。
青騅也為李業詡府上配種產下了多匹品質優良的戰馬。
好一會兒,尚乘局的幾名馴馬師,驅著一匹高頭大馬,跟在一大群侍衛後面,到廣闊的甘露殿廣場而來。
那幾名馴馬師和幾十名侍衛將這匹馬擋起來,露臺正面的臺階上,也有多名侍衛守著,生怕這匹馬亂衝,驚了駕。
今日皇帝和皇后都在場,還有那麼多的嬪妃,朝中的重臣,出點差錯,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是要掉腦袋的。
李業詡遠遠地望過去,只見這匹馬通體白色,身架也很高,四肢強健有力,雖然面對著數百號人,邊上還有二十餘名侍衛人員圍著,卻一點也沒表現出應該有的不安來,自顧自地在啃食著地上剛剛冒上來的小草。一名尚乘局的馴馬師試圖想靠近它,這匹馬卻高昂起頭,冷不防出一腳,踢向這名試圖靠近的馴馬師,口中發出一聲長鳴,那名馴馬師只得退後。
見到這匹馬如此,李業詡心裡也在讚歎,這確是一匹難得的良馬,若能將他制服,肯定會是戰場上的好幫手,只是不知道愛馬如命的李世民會不會將這匹賞賜給馴服者。
看到這匹馬被趕出來,與長孫皇后坐在一起的李世民站起了身,讚道:“此馬真龍駒也,若能馴服,必是一匹千里馬…”
李世民多年征戰,極愛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