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業詡宣佈皇帝詔命五天後,已經集結好的第一近衛師將士,還有其他各近衛師各一部分組成的凱旋大軍全部登艦,再加上“倭王”孝德及那班被俘的原倭高官、貴族,還有數萬俘虜,也一道上船,準備直航回內地。
留在漢東大都督府的兵力有六萬人左右,包括一部改編的新羅、百濟、高麗舊軍,他們在這裡駐紮的時間還是要朝廷的進一步命令!
第四卷 軍魂 第二百五十一章 踏上回程路
貞觀二十年八月中,遠征的大軍一部踏上歸程,他們將乘坐水師戰船,從東州碼頭啟航,在金浦京及熊津大都督府境內的一個港口稍作停留後,將直航到河南道的海州一帶,從那裡登陸。
在李業詡率部班師後,鄭仁泰也將率一部將士從漢東境內撤出,回到熊津,鄭仁泰依然在熊津履行他的職責,直到朝廷派新的官員來接任為止。
漢東大都督府境內有數萬大軍駐紮著,分佈在各重要城鎮上,這是維護漢東穩定的根本,有可能隨著形勢的好轉,留守的軍士數量也會減少,一批土著住民也會被徵召入伍,經過一番洗腦及系統訓練後,成為鎮守漢東大都督府的軍力組成部分。
李業詡率部啟航之時,鄭仁泰、牛進達、蘇海政、劉仁軌等率領在東州的所有留守將領及一部軍士到海港邊上歡送。
東州港碼頭在李業詡率大軍登陸後,也進行了修整,在東江邊上修建了一些可以供戰船停靠有錨地,這樣戰船就可以直接從位於東州城邊的東江碼頭上直出,不必再行出數里路,到海灣處,這樣方便了許多,也使得戰船進出安全了許多。
東州碼頭上旌旗飄揚,鄭仁泰、牛進達率領所有將士們整齊列隊,以標準的軍禮向站在樓船上的李業詡及班師的其他將領們致敬,李業詡和戰船上的將士們也舉行還禮,向列隊整齊的留守將士們致敬。
再見,這片讓李業詡感覺複雜的土地,這輩子不一定再會到這裡來,許多人也不一定會再來,甚至有可能在他死後,大唐國力削弱,無力顧及,將這塊土地放棄的也說不定。
李業詡可是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
“大帥!鄭副帥他們已經看不清了!”一身戎裝的金勝曼走到還舉手敬禮的李業詡身邊,輕聲地說道。
岸上的人影都已經模糊,李業詡還舉著手行禮,自己的主帥還沒把手放下,其他將士們也都不敢放下。
聽了金勝曼的話,李業詡這才回過神來,放下了手。
“全體禮畢!”身邊的親衛也將李業詡的命令傳達下去。
在戰船上列隊站坡的將士們也都進艙去了,各船上的帆也都張了起來,戰船以一定的佇列往西航行,待出了這個被李業詡改名為“漢東內海!”的地方後,再改向北,先在金浦京停靠,補充一部分物資,還要帶走一部跟隨進京的原新羅舊臣及李吉等皇帝令其回朝的將領。
大部的物資李業詡也都留給了鎮守漢東大都督府的牛進達,班師大軍所需的,將到金浦京及熊津境內補充。
李業詡也派人,將他所寫的一封信交給坐鎮平壤的蘇定芳,把這些時日所想的一些事都詳細地交待了一番,李業詡也是可惜這次回程不經過平壤,無法與蘇定芳這位多年以來一直相伴的戰友話別,只希望幾年後,李世民能將蘇定芳調職回京,若是幾年後李世民還在世的話。
李業詡在給蘇定芳的信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要保證漢東道大都督府將士所需物資的供應,這也是李業詡下達給蘇定芳和鄭仁泰的命令,漢東境內原物資匱乏,即使開展軍事屯田,一兩年時間內大軍所需物資還是需要後方供給的,這也是保證漢東大都督府境內穩定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艦隊順風安全地駛離漢東內海,進入寬闊的“安東海峽,!”這也是李業詡命名的。屬於安東大都護府境內的這個寬闊的海峽,將其命為安東海峽那自是最合適不過了,後世的什麼朝鮮海峽就讓它見鬼去吧,朝鮮、日本這樣的國名都不可能在歷史上出現了。
艦隊一部船隻在對馬島停留,將一部物資卸下,交給駐守島上的那些軍士,繼續啟航,在從東州出發十天後,抵達金浦京港,裝載物資,人員休整。
五天後,再從金浦京出發,往西航行。
因為一場風暴來襲,艦隊在熊津南面的慰禮港再次休整,三天後風暴過去,風勢也逐漸小了,艦隊再次啟航,往西面航行。
李業詡希望進行黃海與東海交界這一帶,不要再遭遇颱風之類的襲擊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