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到長安需要近二十天,想必如今吐蕃大軍的動向應該明瞭,過些時候會有更詳細的情報傳來!”李業詡說道。
雖然用上這個時候最先進的情報傳遞手段,信鴿,但速度還是不太快,從邏些城過來要近二十天,情報才能到手上,而且,帶到邏些城的信鴿數量雖然多,但還是有限,這次使團出發時候也帶有一批信鴿,但總有放完的時候,接下來也將要使人帶著信鴿到邏些去,以傳遞情報之用。
這也是讓李業詡頗為頭疼的問題,信鴿只認回家的路,不能雙向傳遞情報,從長安發出的指令要過很久,經中間分部的人員接力傳遞,才能送抵邏些城,若緊急情況,無法做出有效的應變。
“若有進一步的情報,馬上報知於朕,看來吐蕃人上次吃的苦頭還不夠大,他們想玩,朕就陪他們玩玩,!”李世民有些咬牙切齒,“若吐蕃人敢來挑釁,朕要讓他們有去無回…”
第三卷 兵鋒 第一百零一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
李業詡聽了李世民如此說話。也不禁心裡一凜。
若吐蕃人真敢如設想的那樣,用脅迫尼婆羅下嫁公主般手法來要脅李世民許婚的話,那大唐與吐蕃之間直接大規模的武力衝突將不可避免。
放眼大唐四圍,敢如此威脅大唐,要以武力逼迫大唐應允什麼事兒的部落或者國家,還真沒有。如今生生地跳出一個吐蕃來,定是讓李世民惱恨。
若兩軍要交戰,那戰場將會在大唐西部的高寒地帶,地理、氣候環境比青海周邊之地更是惡劣,相比較,長期在高原上生活的吐蕃人在適應環境方面佔著優勢,這對長期在平原地帶訓練的唐軍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而且要想控制或者兼併吐蕃,必須將吐蕃打得無還手之力,那需要大量能適應高原環境的將士,徵集原吐谷渾族人入伍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眼下要應對吐蕃可能的侵犯,還是主要依靠漢軍將士。漢軍將士們要適應一下高原的環境,才能在與吐蕃人大規模的作戰中,不至於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李靖不是正吩咐自己領軍出去訓練嗎,這是個好機會。
李業詡想到這些。當即對李世民說道:“陛下,吐蕃人長期在高寒之地上生活,對西部高原環境已經很是適應,而我軍長期處於平地上,若要與吐蕃人對仗,恐怕大多的將士們都適應不了那種環境,會有很多軍士因為環境的惡劣而影響戰力,連特衛軍都不一定能保持良好在戰力。不若由臣帶著特衛軍,到岷州、疊州一帶進行適應性的訓練,以期能與吐蕃人不會因適應不了高原的環境而降低戰力…”
李靖建議李業詡能領兵到外地進行訓練,以增加戰力,也能暫時避免不由自主地牽入太子和魏王之間的爭鬥中,如今這樣說正是一個非常好的藉口。
李世民想了一會,點頭同意:“唔,此言甚是有理,朕同意特衛軍到這一帶進行訓練,以期能在與吐蕃人的作戰中能適應環境,同時令青海一帶李大亮和段志玄所領之兵不可鬆懈,加強戰備佈防,!”李世民接著瞟了眼李業詡,眼神很是怪異,“只是不必由你領兵出去,由蘇定芳和鄭仁泰兩位帶領即可,你還要在長安負責監收可地的情報,以做出必要的安排,朕還有諸多事兒要問詢與你!”
李業詡有些傻眼,如此讓蘇定芳和鄭仁泰帶兵出去。那他在長安不是沒什麼事兒可做,更有空閒時間了,真是有偷雞不著蝕把米的感覺。看李世民的眼神,覺得這皇帝似知道自己的心思一般,當下也不敢再說,只是應道,“是,陛下!臣這就去做安排,!”想告退了。
“賢侄,你稍候,朕還有事要問你,!”李世民皺了皺眉頭說道,“你有沒有考慮過,若全部以募兵代替府兵,諸軍如何佈置,各地邊境之軍如何調防?朕這些日子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卻沒有異常好的解決之道!”
“陛下,這事需要您和諸位朝中大臣們做決斷,臣心智尚淺,所慮不周,不敢妄議!”
若府兵全部退出現役。以募兵所得補充兵員,那唐軍的戰力必將提到大力的提升,特衛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如今特衛軍已經進行了幾年的試驗,左右衛也進了了嘗試,效果是異常的不錯,李世民要大力推力募兵,那也是正常不過的事兒。
但也不可能整個大唐的武裝力量一下子就全部轉換為募兵制,從府兵制到募兵制的過渡,也將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朕知道你有主意,你說來聽聽,無論是對是錯,朕都不會怪罪於你!”李世民眼中有精光在閃,“朕不信當初你提出以募兵取代府兵,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李世民這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