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羌的事兒。
“陛下,臣告退!”李業詡再施一禮,走出了兩儀殿。
……………………………………………
哪知剛出了兩儀殿,卻又被宮中一宦官所攔,那名宦官恭敬地對李業詡行了一禮道:“李將軍,皇后娘娘有請!”
李業詡一聽。略一呆,即對這名宦官說:“那就請公公帶路!”
李世民既然有此一說,那長孫皇后再讓他過去拜託一些事兒,也是可以想象的。
李業詡跟著這名宦官來到了長孫皇后所居住的立政殿。
長孫皇后正坐在殿內等他,看著李業詡進來,臉上滿是喜色,不待李業詡上前行禮即起身迎接。
“賢侄請坐,賢侄忙於軍務,本不應打擾,今喚你來,實是有事兒想拜託於你…”長孫皇后開門見山地說道,卻又停下喘口氣,咳嗽了幾聲,邊上的侍婢忙上前幫著捶背,併為長孫皇后端來杯熱茶。
“皇后娘娘身體是否染恙?”看眼前的長孫皇后一副病蔫蔫的樣子,李業詡不禁心裡一揪。
雖然沒有仔細研究過長孫皇后的生平,但他知道,長孫皇后病逝的時候很年輕,才三十來歲的樣子,好像是死於氣疾什麼的。看現在的長孫皇后也三十幾歲了,而說話間又不住地氣喘,那肯定歷史記載的不假,長孫皇后是患有呼吸道的病症,才使得英年早逝的。
許多歷史學家對李世民後期沒有前面那些年英明,歸罪於長孫皇后早逝,還有人曾說,若長孫皇后多活個幾十年,那後來導致李唐換周的武則天,可能就不會來到李世民身邊,更沒機會當上李治的皇后,也有人說,若長孫皇后在世,甚至李承乾也不會造反,反對他老子。雖然這只是幾家之言,但也說明後來的歷史上對這位賢后的評價也是頗高。
李世民對長孫皇后的感情,那並不是簡單的帝后之情可以描述的,長孫皇后對李世民的影響,那是非常的大。
好人不長命,這句話不假。但李業詡突然有這麼一個想法,若真的有辦法讓長孫皇后多活幾年,那大唐的歷史會不會又有所改變呢?
因為自己這個穿越人的到來,一些歷史已經與原來記載的不一樣了,即使再改變一些,那又何妨?
李業詡的奶奶就是患了哮喘,但病情卻控制的挺好,一直活到七十多歲才去逝,如何治療此病,還是有些知道,只是如今藥物太少了。
“此是多年舊疾,每到秋冬,更是加重,待天氣轉暖了,又會好些!”長孫皇后咳嗽了一會,氣喘也漸漸消退。
“娘娘要多保重身體,儘快治癒身體所染之恙…”李業詡滿是關切地說道。
“多謝賢侄關心,!”長孫皇后臉上有淡淡的紅暈,應該是剛剛咳嗽厲害,氣喘不過來所致,“一會就不礙事了,我放心不下的就是太子承乾,如今年歲也不小了,卻一點也不懂事,我又沒有精力去管教。”
眼前的長孫皇后,話語中讓李業詡一點也沒覺得是個高高在上的皇后,只是個有些無奈的弱女子。
長孫皇后稍停了一下,繼續說道,“皇上和我都想讓你指教一下太子,望你不要推託,以使太子能早日醒悟,太子甚是仰慕你,不止一次提出要上代國公府向你請教,只是皇上沒有允許!如今皇上也頗為無奈,多位嚴師也不能讓其醒悟,所以妾身希望賢侄能幫我這個忙!”
長孫皇后站起來,想給李業詡作禮,嚇得李業詡忙跳到一邊,“娘娘莫如此,臣一定聽從娘娘的吩咐!”
李業詡從立政殿出來,心裡很是懊惱,為啥就沒法拒絕眼前這位美婦人的請託呢?答應了,就要多太多的煩事。、
但想著,若能治好或者控制長孫皇后的病情,那一切都不會太壞……還有,若真能把李承乾調教過來,又會是如何?
復了職的李業詡心中卻沒多少欣喜,只是感嘆,麻煩事成倍地增加了…
第三卷 兵鋒 第七十七章 訪客眾多
李業詡出了宮,即去找李靖問詢此事。
代國公府還是大門緊閉。連邊上的側門都不開,李成過去對著門房處叫喚了聲,才有人來開門。
兩名家僕把側門開啟,讓李業詡一行進去,又關上了門。
李靖還是呆在自己的書房裡寫著兵法,看到李業詡進來,很是意外。
“翼兒,今日又有何事來找老夫?” 李靖擱下筆問道。
李業詡剛搬出去兩天,即回府來,知道定是有事。
李業詡把今天李世民傳喚他進宮,與他說的話及交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