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文泰被安葬在離高昌城十許裡的山上,麴智盛在唐軍臨城下的情況下,還是為他的父親舉辦了一場風光的葬禮。
事情有些令人難以置信,數萬唐軍士兵駐紮在高昌城近,高昌臣民為他們的先王舉辦葬禮,兩不相侵,這樣的場景有些過於滑稽。
侯君集的一些手下有些沉不住氣了,他們也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發生,要求對高昌發動攻擊,但被侯君集否決了。
葬禮完畢,唐軍又重新圍困高昌城,而此時,其他的幾座高昌城池都已經被唐軍圍困或者攻佔。
高昌地界小,總共也只有三郡、五縣、二十二城,大一點的城池只有三郡五縣所在地的八座城池。其他的都是小城或者村寨,每城人口也不過數千,守衛計程車卒只有百來人。
大的城池如柳中、柳谷、可汗浮圖、交河、輪臺都已經被唐軍佔領,還有蒲昌和天山城也被唐軍圍住,守軍都惶惶然,看惟只要攻取了高昌城,這幾城也會放棄抵抗。
麴智盛在舉辦完葬禮後,只是給侯君集來了封信,感謝唐軍這段時間給予高昌臣民的方便,但沒提是否開城出降。
侯君集也不急,只吩咐士兵們圍城,並不急於發動進攻,但同時令派出年各將率人扼守高昌與其他鄰國相近的城鎮或者關口,防止一些小國趁機來撈一把。
…………………………
可汗浮圖城近,戰事正激烈地進行著,牛進達揮舞著手中的馬刀,怒吼著衝在隊伍的最前列,身後及兩側是同樣揮著馬刀的將士們。
突厥人在幾輪箭矢打擊過後,已經有近千人陣亡,受傷的人員更多,衝擊的隊形也有些零亂,還好唐軍的箭矢停止了攻擊,唐軍步兵排成列,手持長槍面對正前方,等待衝擊的突厥騎兵。
但突厥人沒有能力衝到唐軍步兵的陣前,從兩翼攻擊的唐軍騎兵已經與突厥人遭遇上。
看到兩側黑壓壓衝過來的唐軍騎兵,阿史那步真只得應令手下分頭迎戰,但在箭矢打擊下有些潰不成軍的突厥騎兵,卻沒那麼容易轉向。一時間突厥人衝擊的陣型大亂。
又驚又怒的阿史那步真帶著千許名還保持著陣型的手下往衝擊而來的唐軍騎兵迎上去,試圖給予唐軍有效的殺傷,讓唐軍也出現慌亂。
出乎阿史那步真意料之外的是,自己親領的千許人,一下子就被人數佔優的唐軍騎兵衝亂了,唐軍騎兵的衝擊力和戰鬥力出乎阿史那步真所料。
而唐軍騎兵揮舞著的那長長的馬刀,比突厥騎兵手中短短的彎刀,殺傷力要大上許多,沒有什麼衣甲防護的突厥士兵,被馬刀劃過,非死即傷。
阿史那步真身邊的護衛也被衝擊的唐軍騎兵殺死了幾十名,其他的突厥騎兵,在與唐軍騎兵的對抗中,不堪一擊。
而這時,唐軍步兵也開始加入戰團。
看到形勢一面倒,阿史那步真知道再戰下去,自己所率的這九千人,有可能全軍覆滅,當下立即命令收縮隊形,準備往可汗浮圖城回撤。
被唐軍圍攻的部隊沒這麼容易收攏,費了一番工夫,阿史那步真率部好不容易衝出唐軍的陣型,往可汗浮圖城回奔。身邊只剩下不到三千人,而唐軍騎兵除一步在絞殺來不及撤回的突厥騎兵外,還有幾部正尾隨而來。
更出乎阿史那步真意外的是,可汗浮圖城內此時也傳來廝殺聲,在城的另一側,唐軍已經攻破了城門,正往城內衝鋒。
阿史那步真被嚇得魂飛魄散,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的後方怎麼又會冒出唐軍來?
這部攻城的唐軍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又是用什麼方式攻城堅固的可汗浮圖城的?
阿史那步真還未衝到城下,從城內衝出來一支唐軍騎兵。往他們的正前方衝過來,受到前後夾擊的阿史那步真,已經是無路可逃了。
看著兩側的唐軍都已經攻到自己的陣中,阿史那步真長嘆一聲,大聲地喝令手下停止抵抗,扔了手中的武器,翻落馬下,跪地向唐軍投降。
見到突厥人放棄抵抗,指揮將士們衝殺的牛進達和程名振也令士兵們停止砍殺,接受突厥人的投降。
牛進達帶著人來到阿史那步真前,喝令其讓還與唐軍絞殺在一起的突厥人也放下武器投降。
還與唐軍步騎兵殺在一起的突厥人,見到自己的主帥都下馬投降了,再也無心戀戰,全都扔了武器,向唐軍投降。
從戰事開始到結束,也只半天時間,突厥人所居守的可汗浮圖城被攻破,三千多名突厥人被殺,餘下的六千多名繳械投降,無一人逃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