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關,你們速速投降,我們不會濫殺無辜的,”在李業詡示意下,唐軍中有會鮮卑語的幾名軍官一起大聲喊道。
扔下刀跪地投降的吐谷渾人開始出現,像連鎖效應一樣,投降的人越來越多。
中間的慕容伏允長嘆一聲,用鮮卑語喊了一句什麼話,快速地舉起手中的刀抹向自己的脖子…
李業詡大驚,想不到慕容伏允會自殺,忙用手中的箭瞄準慕容伏允的手臂,卻還是遲了一部,箭雖然射中了伏允的手,但刀已經抹過喉嚨,慕容伏允倒地身亡。
邊上那名青年人也想學慕容伏允的樣自殺,但拿刀的手被蘇定芳射出的一箭射中,刀落在地上,那名青年人癱在地上。
剩下的吐谷渾人見慕容伏允已死,全都扔了刀跪地投降…
有士兵想上去割了慕容伏允的頭,被李業詡阻擊了,“給他留一個全屍,慕容伏允還算硬氣,寧願自殺也不肯投降,給他留點尊嚴吧!”
經審問,那名被蘇定芳射中手臂的俊秀中年男子正是慕容孝雋,另外被俘的還有幾名吐谷渾的名王!
-------------------------------------------
這一片廣闊的戰場上,戰事已經基本結束,唐軍士兵還在繼續搜尋殘敵。
無數士兵的屍體躺在這裡,鮮血染了了大地。
已經是落日時分的,殘陽如血,照得大地更是一片血紅。
沙磧地,血滲入地下都已經飽和了,匯流成河,流入到邊上的赤海中,赤海一側的水域裡,都是一片血紅色!
真得似赤色的海了…
第三卷 兵鋒 第三十九章 伏俟城外
伏俟城離青海湖西約十五里,建成至今已經有一百餘年,其鮮卑語意“王者之城”。城池雖小,方圓不過幾裡,但城牆建的異常高大結實,高約五六丈,城牆也有數丈寬,每邊長約一里,其城內結構與漢民族所建的城池相似,內還有一小城,乃吐谷渾王族所居,類似長安的皇城。
伏俟城四周近百里的廣闊範圍內,是一片地域開闊、水草豐美的大草原,在這片平坦之地上,這一座雖小,但卻異常高大的城池顯得尤為雄偉壯觀。
吐谷渾人的習俗仍然是“雖有城廓而不居”,“猶以氈廬百子帳為行屋”,大部的族人和戰鬥力量都是駐紮在城外,城內只有一些吐谷渾王族成員及名王貴族、部落頭人等居住,還有據城防守的一些守衛。
城外的草場,青草已經長得挺高,而枯草也還在,枯黃相雜在嫩綠色,還有已經大量開放的野花,極目遠看去,這一切仿若畫卷一樣,向遠方伸展而去,沒入天際邊。
但此時的草場中看去有不少被雜亂踩踏過的痕跡,一些地方連泥土都被踩得翻上來了,有些煞風景。有經驗的牧民一看就知道,那是大隊馬匹反覆踩踏留下的後果。
往年草原夏季時分,這一片草原上滿眼都是牧馬趕著牛羊放牧,馬兒四處散歡奔跑的情。只是如今這一切都看不到了,草原上沒有任何放牧的牛羊,空曠的不見人兒,平常駐防守衛伏俟城的兩座大營也都空空無人,營帳更是東倒西歪,彷彿被人洗掠過一副頹敗的模樣。
更與往年不一樣的是,在清晨的霧氣中,高大的伏俟城外,圍滿了密密麻麻騎在馬上的軍人,這些軍人並不是往年常見的揮舞著彎刀的吐谷渾騎兵,而是手持橫刀或者長槍,還有長長馬刀計程車兵。
他們遠道而來的大唐軍人。
不斷地有從伏俟城西南方向過來的唐軍騎兵加入圍城的大軍中。
圍困伏俟城的,看裝束卻似有三部分人,穿著各不相同。
這三部分唐軍正是李業詡所率的特衛,還有李大亮所率的涼州邊軍一部,及執失思力部。
人數最多的一部軍隊中,一位高大壯實、滿臉黑鬍子的中年將軍正騎在馬上,拿著望遠鏡看著伏俟城的情況,不時地吩咐部下做什麼,那就是涼州都督李大亮。
李大亮率一部緊追天柱王而來,想圍殲天柱王的殘部,雖然消滅了一些落單的吐谷渾人,卻還是讓天柱王帶著一部分人逃入伏俟城內。而李大亮所率的涼州邊軍,除一萬人留在赤海搜尋殘敵,清理戰場外,其餘的近八千人也都陸續趕到伏俟城下。
天柱王所領的殘部,被大群的唐軍追趕,所幸仗著馬快,沒有被李大亮追上,又不敢從這兒往北逃,東北方向有寬闊的布哈河攔著,此時正是雪山融雪,布哈河水流湍急的時候,往那邊逃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天柱王只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