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披靡,大唐的國家實力也達到了一個頂峰,這都是寫在歷史上的事實。
“唔,說的不錯,兩到三年的服役期,加強訓練,我會記著侄兒說的這番話,”李世民看向李業詡的目光卻多了些讚賞,怎麼這爺兒倆是同一個調調,說起推行募兵制的理由來也是差不多的?只是這小的比老的說的更能打動人心。
“叔叔,此乃翼狂言,不當之處,還請叔叔多多包涵,”受人稱讚,得表示一下謙虛,這是美德,更別說是面前的帝國主義頭子。
“你也應該聽你祖父講過此次出征突厥的經過了,我想聽聽你對此次戰役的看法,”李世民又換了個話題。
“翼是聽祖父講過,翼以為,此次作戰過程,勝在將領的謀略:快速出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此乃勝之根本,也是祖父用兵之道的精華,”李業詡放下手中的筷子,“若大唐軍隊擁有如下幾項:有祖父般傑出謀略的將領,軍隊高度的機動能力,兵士出色的作戰能力,還有充足的後勤保障,面對北胡軍隊,哪有不勝之理?!”汗,李業詡說完,才發覺說的太過了些,有些吹牛的味道。
“說的好,看來你對你祖父的用兵之道頗有心得了,”李世民露出讚許的笑容,繼爾眉頭一皺,“你說的這些,還是關係到朝廷財力的問題,如今百姓還不富裕,賦稅不能過重,賢侄,莫非你有好的建議,快說,我知道你還有話說,繼續,”李世民再次催促道。
“叔叔,我敬你一杯,”酒能壯膽,李業詡稍稍猶豫了一下,還是想說一些心中想的,“侄兒斗膽再說一些軍外之事,請叔叔莫要責怪!”
“好,我有言在先,你說什麼我都不會怪罪,”李世民飲了杯中酒。
“國家富裕是軍隊實力的根本保證,眾安方道泰,民富則國強,國強民更富;國之根本在於民,民猶以食為天,如今我大唐人口不過三百萬戶,糧食產出不高…”
“咳…咳…”對面的李世民彷彿喝酒嗆了起來,“賢侄,你…繼續說,”李世民臉有些紅,不知是否酒喝多了還是剛才被嗆的。
“叔叔,侄兒不敢說了,”李業詡嚇了一跳,忙停下話語,還以為李世民惱羞成怒了,說得有些過,說到這老流氓的痛處了。
“無妨,你講的有理,接著說,”李世民像個演員一樣馬上恢復了正常臉色。
“當前之道,侄兒愚見,最重要是就是加大糧食的產量,還有鼓勵人口生育,添丁不加賦…”
“如何增加糧食產量、鼓勵人口生育?如何添丁不加賦?”李世民微微地皺起眉頭,糧食和人口,這也是他最頭疼的問題。
“增加糧食產量的方法:一則開荒種地,增加可耕種的土地面積,改變耕作方式,改善種植結構;二則加大開發南方力度,特別是江南地區的開發,”李業詡猛喝了一口酒,再說道,“得讓百姓安於種地,如此糧食產量才會增加,若賦稅沒有增加,百姓的日子好過了,生育積極性當然就會增加,那人口自然增長也就快了!”
“開發南方?為何要開發南方?賢侄,你莫停啊,”看到李業詡停了下來,李世民有些急道。
“為何要開發南方呢?關中地區有效耕地面積已經沒有更多擴增的餘地,且這些地方土地不夠肥沃,相對於南方,氣候寒冷些,作物可生長時間短,雨水也不充裕,引水灌溉不太方便,許多田地是靠天吃飯,種植成本高,但產量不高…”
“而江南及比江南更南的南方,氣候溫暖,土地異常肥沃,且雨水充沛,河道密集,灌溉方便,非常適合大面積種植各種作物。翼聽說大部分地方可以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因雨水多,適合種植產量更高的水稻,可以眼下南方種植的作物還是以粟、麥為主,生長週期長,產量低。以侄兒看,必須推廣種植生長週期短、產量高的水稻,培育優良品種,並以稻麥複種,再把中原成熟的種植經驗和耕作用具在南方推廣,如此糧食產量定會穩定地增長,許會有這麼一日:江南熟,天下足…”
李業詡自來唐後,吃的大多以麵食為主,雖然在特戰隊呆久了對食物已經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了,但還是喜歡那白白大米飯的味道,可惜現在的大米供應還是很少。
李業詡以前為完成論文時曾查過資料,唐初對江南的開發並不重視,且南方種植水稻的範圍在唐中後期才迅速擴增,後世曾言,湖廣熟,天下足,李業詡說這個江南熟、天下足,並不覺得是在放狂言。
“若糧食大幅增長了,百姓不再餓肚子,心安了,才會起著生育更多的子女,如此人口才會快速增長,人口增長了,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