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日夜週期和季節的年週期而變化。
生物對於這些變化的反應是有用的。如果它需要在夜間或僅在溫暖的季節裡找食物,那麼,它也就可能在白天睡覺或者在冬天冬眠。如果它要去海岸下蛋,那它在隨滿月而到來的最高潮時下蛋是最好的。甚至植物對這些節律也有反應,以致葉子在太陽落山時垂下,花或果實在特定的季節開放和成熟,等等。
我們不能設想生物能自覺地做這一切。它們不會說“是夜間了,我將要睡覺了”,或者“白天越來越短了,我將要落葉了”。在生物體內,的確存在著自動的週期同外界的天文週期相適應。這種適應性是由於自然選擇而產生的。適應性強的動物或植物比適應性差的動物或植物生存得更好,並有機會得到較多的後代,這樣,這種適應性就一代一代地提高。
甚至分子這一級的東西也存在著這種內週期。體溫有規律地升降,血液的某些成分的濃度有規律地增減和身體對某些藥物的敏感性的增強和減弱,等等。這些週期大多數需要用大約一天時間來完成一種“升降運動”,這些週期稱為“生理節律”。
內週期是由環境節律所控制的嗎?不完全是這樣。如果一個動物或一個植物被放在一種去掉了外界節律的人為環境裡——這裡存在著恆定的光照或恆定的溫度,那麼,這些節律還是會繼續下去。
這些節律也許不很明顯,也許對於嚴格的24小時週期稍作變化,但是這些節律依然存在。環境節律只不過起一種“精細控制”的作用。
乘噴氣式飛機遠端旅行的人,會發現他們自己處在極其不同的時區中,這時他們的內節律不再適應這種“日夜週期”了。這就會引起許多不舒服的症狀,直到生物鐘經過重新調整為止。
至於生物鐘是如何工作的,我可以用四個字來告訴你:無人知曉?
人體內是否有某種週期性化學反應?如果是這樣,生物鐘應該隨溫度或隨藥物而變化,但它卻不是這樣。那麼,它是不是與外界的一些微妙節律發生了連鎖關係的某種東西,即使去掉了陽光和溫度的變化,這種連鎖關係依然存在呢?也許是這樣。但如果是這樣,那我們也還沒有發現這些節律的性質。
第97節
細菌是一種單細胞生物體,生物學家把這種生物歸入“裂殖菌類”。細菌細胞的細胞壁非常像普通植物細胞的細胞壁,但沒有葉綠素。因此,細菌往往與其他缺乏葉綠素的植物結成團塊,並被看作屬於“真菌”。
細菌因為特別小而區別於其他植物細胞。實際上,細菌也包括存在著的最小的細胞。此外,細菌沒有明顯的核,而具有分散在整個細胞內的核物質。因此,細菌有時與稱為“藍綠藻”的簡單植物細胞結成團塊,藍綠藻也有分散的核物質,但它還有葉綠素。
人們越來越普遍地把細菌和其他大一些的單細胞生物歸在一起,形成既不屬於植物界也不屬於動物界的一類生物,它們組成生命的第三界——“原生物界”。有些細菌是“病原的”細菌,其含義是致病的細菌。然而,大多數型別的細菌不是致病的,而的確常常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土壤的肥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住在土壤中的細菌的活性。。buuyu。
“微生物”,恰當地說,是指任何一種形式的微觀生命。“菌株”一詞用得更加普遍,因為它指的是任何一點小的生命,甚至是一個稍大一點的生物的一部分。例如,包含著實際生命組成部分的一個種子的那個部分就是胚芽,因此我們說“小麥胚芽”。此外,卵細胞和精子(載著最終將發育成一個完整生物的極小生命火花)都稱為“生殖細胞”。
然而,在一般情況下,微生物和菌株都用來作為細菌的同義詞;而且確實尤其適用於致病的細菌。
“病毒”一詞來自拉丁文,其含義是“毒”。這可以追溯到生物學家還不能確切地知道病毒為何物的時候,那時他們只知道某些製劑含有能致病的東西。
病毒不同於細菌,也不同於其他一切生物,因為它不是由細胞所組成。它比一個細胞小得多,僅僅有一個大分子那樣大。它是由一個周圍被一層蛋白包著的核酸圈所構成。就這點來說,它很像細胞的染色體,因此我們幾乎可以把病毒看作是“不受拘束的染色體”。
染色體控制著細胞的化學過程;而病毒一旦進入細胞內,就會建起對它自己的反控制。病毒通常能夠使細胞的化學過程屈服於它的意志,把所有的細胞機能都轉向執行形成更多病毒的任務。細胞往往在這個過程中被殺死。
病毒不像細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