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嘔血,一手軟一手硬,也不過才吸引了一小部分羌人勢力。
“計從何出?”
“子孝,煩你以長安太守之名,發一道殺羌令!”
第二百九十七節 遍地羌骨
殺羌令,是張鋒突然想到的一道民族英雄閔冉頒佈的“殺胡令”所演化而來。
閔冉,中國著名五胡亂華時代中東晉十六國中冉魏的開國君主,古代十大勇將之一。
親生父親閔瞻在與前趙的戰鬥被陣斬,閔冉忍辱負重,投入仇人麾下,立下赫赫戰功。
當時有羯胡在河北暴孽,殘害漢民,先有驅數十萬漢丁修林苑甲兵,死傷遍野之舉五十萬人造甲,十七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後有奪漢女五萬入後宮肆意凌殺汙辱之行。加上丁零、鮮卑、夫餘、烏恆,進入中原的異族人數達到五百萬,而中原漢人從一千五百萬銳減至六百萬。
眼見炎黃子孫的火種黯淡將熄之時,中原出了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閔冉。他頒佈殺胡令,誅諸胡數百萬,一時中原為之肅清,漢人得以生存。
雖然說閔冉屠滅羯族,驅逐胡人,造成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況,的確有些殘忍。但如果沒有閔冉的絕地反擊,北方各式各樣的胡族很可能會徹底消滅北方漢人(少部分作為奴隸),中原地區將繁殖形成一個金髮碧眼的新種族,隨著人口增長一定會向南方要生存空間。一旦諸胡再把南方的三百萬東晉漢人殺掉,那麼漢族就會像巴比化、埃及等文明古國一樣從地球上消失,而絕不會是其它各胡基本上被殺絕。
雖然後來閔冉不幸被鮮卑慕容氏所滅,但經歷了漢人血腥報復的諸胡卻再也不敢殘暴對待漢人,而採取了較為溫和的拉攏漢人士族、主動融合進漢人等手段。百年之後,僅佔北方漢人人口百分之十不到的以鮮卑為主的胡族徹底溶入北方漢族。於是,漢人子孫最憑藉著強大的文化力和生存力同化了入侵的五胡,為後來楊堅恢復中華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漢族在歷史上最為危險的時候,英雄的閔冉站了出來力挽狂瀾於既倒。為此,他因殺胡過多而揹負了殺人暴君,背恩匹夫等千古罵名,千餘年不得昭雪!韓國人可以忍受張保臬的諸多缺點而依然奉其為民族英雄,但我們中國人為什麼對閔冉這樣為民族做出過巨大貢獻的英雄冷漠如斯!
最諷刺的是,被閔冉殺得聞風喪膽的鮮卑人敬其勇,諡其號為“武悼天王”!而被其解了滅族之禍的漢人呢?他們又在哪裡?
*******
殺羌令是縮小版的殺胡令,它並不是針對所有的羌族,而只是韓遂勢力下的大大小小的羌族勢力,特別是先零和燒當羌!
張鋒雖然急著報仇,但是更清楚的記得有位偉人說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否則就是讓對手壯大了力量。
目前的現狀是韓遂的力量以及依附的羌族力量比自己大,而且還有馬騰這個不確定因素,因此很有必要把韓遂的勢力單獨拉出來劃個圈圈,然後讓圈子之外的人聯合去打擊他!
現在張鋒雖然還掛著瘋子的頭銜,但是跟當初剛跟曹操開始的張狂不同,現在的他已經懂得適當的把自己老闆推向前臺,推在光環和鮮花的面前。
畢竟現在的曹操幾乎是各勢力中的絕對老大,而且手中還握著劉協,掌握了大權這麼多年,肯定已經不會再向當初那麼不在乎張鋒的胡鬧了。
於是張鋒寫了一封信,把殺羌令的用意一說,曹操馬上拉來郭嘉等人商量。
“主公,確是妙計!如此一來,必將羌人分而治之,以漢、鮮卑、羌人之力合力制羌,其患何愁不除?”
相府中四周種上了綠蔭成片的參天大樹,把議事廳遮蓋得嚴嚴實實,加上地下還有一個冰窖,使得一干謀士能喝上冰涼得泌人心脾的冰茶水。
郭嘉叫好,劉曄點頭,張紘點頭,連話最少的賈詡都支援。
“此計好是好,但還有點不妥之處。”賈詡到底是三國第一陰人,全心全意陰起人來,一點後路都不留。
“哦?說說看?”曹操饒有興趣的盯著他看。
在曹操手下呆了這麼久,賈詡話雖然少,但是明白關鍵時候還是要說點重要的話,一來也是得到曹操的信任,二來也是加重自己的份量,這個年頭,有個靠得住的後臺著實不容易。
“張將軍此計雖妙,但主公若以丞相之命發出殺羌令,則馬騰有可能相助韓遂,雖然他們之間關係實際上並不是那麼相睦,但是名義上還是兄弟。”
“但是主公能以陛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