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2部分

國的宣傳品。本來他想拍電影的,可惜沒有攝影機和導演,只能等以後繳獲了小鬼子的攝影機、膠片後再說。

等畫家們把作品拿出來後,劉一民一看就大加讚賞。

張大千畫的組畫名字叫《李凌風》。第一幅畫面上,李凌風是一個清華大學的學生,穿著長袍,夾著書,走在通往教室的路上。文字解說是:“李凌風是清華大學的學生,他和絕大多數的中國學生一樣,相信教育救國,渴望畢業後用自己的知識去改變中國的命運”。

二幅畫面是九一八事變,畫面上是端著三八大蓋、架著重機槍和正在開炮的小鬼子。漆黑的夜晚,炮口、槍口噴出的火焰把天空照的通明。文字解說是:“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揭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序幕。”

三幅畫面是李凌風帶著八角帽、穿著紅軍軍裝參加湘江戰役的情景。下面的解說詞是:“日寇的侵略,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決心。李凌風離開清華大學,到中國江西參加了工農紅軍,成了一名紅軍戰士。”

四幅畫面是特戰隊偷襲平遙的畫面,換面上的李凌風身穿八路軍軍裝,飛身而起,一拳把戰馬上的鬼子騎兵擊下馬去。畫面的解說詞是:“盧溝橋事變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李凌風所在部隊改編成了威名赫赫的八路軍教導師。北上抗日第一仗,李凌風和他的戰友們偷襲平遙縣城鬼子騎兵巡邏隊。進而偽裝日軍巡邏隊襲佔平遙縣城。八路軍收復太原,就是從襲佔平遙城開始的。”

畫冊總共有二十四幅,都是根據李凌風的經歷畫出來的,栩栩如生,看後真實可信,引人入勝。有點想連環畫。

徐悲鴻畫的是唐星櫻,也是從參加紅軍畫起,把一個美貌多情的女學生為了抗日而走上戰場的形象塑造得呼之欲出。其中有唐星櫻在天津發放救濟糧的場景,有在南宮舉辦婦女幹部培訓班的畫面,有身背和兒縱馬馳過津浦路的畫面,有在大店開辦婦女幹部培訓班、掃盲班、組織老鄉們選舉村長、民兵隊長時用黃豆投票的畫面,有隨軍參加膠濟路戰役、泰西戰役組織支前的畫面。

傅抱石畫的是王老虎,從北上抗日畫起,先畫的是偷襲太原機場,接著是襲佔天津,再接著是參加冀中反攻等一系列戰役時的畫面。

其他畫家畫的都不錯,有八路軍打鬼子據點的故事,有八路軍抓漢奸的故事,有八路軍開展地雷戰、地道戰的故事。內容都很真實,也都是精心之作。

傅抱石擅長畫蘭,出於對劉一民的敬重,給劉一民畫了一本九個冊頁的蘭花。

張大千則以**鎮為背景,給劉一民畫了幅《春到皖東北》的巨幅畫作。畫面上,*光明媚,**鎮街道上人來人往,賣酒的、買酒的、各種生意鋪子鱗次櫛比,街口一株桃樹滿樹繁花,樹下面站著一個持槍而立的八路軍戰士,正警惕的注視著前方。

徐悲鴻給劉一民畫了副躍馬征戰的巨幅油畫,畫面上的劉一民身穿八路軍軍裝,騎在棗紅馬上,一手揚鞭,一手勒韁,兩眼炯炯有神目視前方硝煙瀰漫的戰場。戰馬前蹄騰空,仰天長嘶。畫面上的劉一民看上去要多威武有多威武,要多瀟灑有多瀟灑。

徐悲鴻把畫送給劉一民時,不好意思地說,他自認為這是他畫畫一來最得意的一幅作品。不等劉一民表示感謝,徐悲鴻就又說:“想不到英雄蓋世的劉一民竟然也會移情別戀,拋妻棄子。而且妻子又是如此的天仙化人、如此的英雄了得,兩個兒子也是聰慧可愛。我只能一聲嘆息。”

弄得劉一民張口結舌,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潘天壽、高劍父、李可染、沈逸千等都給劉一民贈送了畫作,潘天壽畫的是《齊魯青未了》,畫面上的蒙山沂水都被積雪覆蓋,一隊八路軍戰士從山坳裡的村莊走出來,路邊的小草從積雪下鑽了出來,把一蓬蓬綠意向遠處蔓延開去。路旁的小樹在積雪下萌生出嫩芽,鮮綠可愛。村莊裡炊煙繚繞。一隻大公雞站在屋頂上引吭高歌,屋下面是已經開始忙碌的老鄉們。一看就知道,這是他在大店寫生的基礎上畫出來的。

高劍父是個傳奇人物,他是廣東番禹人,曾畢業於廣東水陸師學堂和嶺南學堂,後到日本留學,加入同盟會,擔任同盟會廣東支會會長,組織支那暗殺團,參加了著名的黃花崗起義,三次用炸彈刺殺滿清官員。孫中山逝世後,他宣佈退出政界,一心一意搞繪畫創作,開創了嶺南畫派。這次不知道郭沫若用了什麼辦法,邀請到了這個充滿傳奇的民國元勳、嶺南大家。

高劍父到山東後,很快和負責接待的趙小曼熟悉起來。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