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2部分

的電臺求援,和日軍飛機取得聯絡,調動第九師團和二十七師團拼命來援,再創造一個泰西戰役那樣大規模的勝利。現在這一切都不可能了,第九師團、第二十七師團馬上就會緊急收縮,抓不住了。自己的設想算是讓于學忠和蔣介石給攪黃了。

一個多月的精心謀劃啊

想想劉一民就鬱悶得想抓住于學忠狂扁一頓,洩洩心頭之火。這算什麼麼?是搶功心切呢還是一種背叛呢?

再一想,劉一民就啞然失笑,事情已經是這樣了,不能再這上面多浪費精力了。難道自己還能真的把于學忠怎麼樣不成?于學忠又不是自己的同志和下屬,能拿他怎麼樣?就算是自己的同志,也不是每一個人犯的錯誤都能受到嚴厲追究的。康生搞肅託擴大化,又想方設法扯自己的後腿,他和王明兩個差一點把自己給扣上大帽子,結果他還不是照樣安安穩穩地當他的中央委員、黨校副校長麼?

這一點都想通了,還有什麼想不通的?

于學忠雖然同情共產黨,也擁護團結抗戰,但他畢竟是老派軍人。那些老派軍人身上的缺點,于學忠也不會避免。再說了,他們也確實太需要戰績來鼓舞士氣、樹立形象了。而且,這一仗沒有于學忠部付出巨大犧牲誘敵,也不可能打的這麼順利。至於蔣介石,劉一民雖然知道他是有心這樣搞的,但也說不出啥。因為按照南嶽軍事會議的精神,山東我軍應該劃歸蘇魯戰區指揮,就象山西的八路軍都劃歸第二戰區指揮一樣,蔣介石公佈戰報時說是蘇魯戰區部隊消滅了日軍第十師團主力,還真挑不出他的毛病。如果自己說教導師不屬於蘇魯戰區序列,蔣介石和一大幫子人都會說八路軍教導師違犯戰區劃分了、不服從指揮了,等等。打這嘴皮官司沒用啊

劉一民想通以後不怪于學忠和蔣介石了,而是怪自己沒有算到這一著,沒有給於學忠叮囑死。

說到底,還是這個時候人們的思想意識水平問題。比如國家意識問題,這個時候的人們還不具備現代國家意識,孫中山搞**向日本人借錢,就承諾將來把蒙古和東北交給日本人管理。那是因為辛亥**前就沒有中華民族這個概念,在孫中山的心目中,東北是滿族的,蒙古是蒙古族的,和漢族沒有什麼關係。中華民族這個概念,也只是在辛亥**後才提出的,慢慢得到認同。孫中山是這樣,共產黨在蘇區時候不也提出了鼓勵受壓迫的少數民族起來反抗壓迫、直至獨立於中國之外麼?蔣介石更絕,比的不說,歷史上日本投降後,羅斯福兩次提出要把琉球群島交給中國,蔣介石竟然兩次謝絕。這要是擱在穿越而來的劉一民身上,羅斯福不給都不行,非要想法設法搶回來不可。

劉一民腦子裡翻江倒海一番,最後總算是得出了結論:由他去吧

蔡中恨恨地去發報了,劉一民對羅榮桓說道:“政委,對於學忠部的工作要抓緊。這件事你親自部署落實,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團結動員于學忠部愛國官兵,堅持團結抗戰,讓那些想搞摩擦的人搞不起來。”

羅榮桓“嗯”了一聲,接著追問道:“萬一情況危急時候,比如日軍重兵集團壓境的時候餘部個別高階將領與日寇勾結怎麼辦?”

劉一民想都沒想,直接回答說:“調動主力,解決之”

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難道還能眼睜睜地看著想當漢奸的傢伙拖著部隊去投敵麼?要知道,歷史上吳化文部投敵當了偽軍,繆徵流與日軍勾搭。雖然現在歷史發生了變化,但有些事情還得防著它沿歷史慣性發展。

羅榮桓點點頭,剛才因為于學忠提前報捷的鬱悶也一掃而空,竟然喊來趙小曼和宣傳科長王鵬舉,讓他們兩個組織部隊在費縣縣城進行宣傳發動群眾。

趙小曼和王鵬舉領命而去,羅榮桓這才對劉一民說,看來魯南軍區、魯東南地區都應該再擴編一個警備旅,用於要點守備。要不然的話,教五旅、新五旅、魯東南支隊參加大戰的時候,魯南、魯東南地面我軍的實力就太薄弱了,容易讓人起覬覦之心。古人講懷璧其罪就是這個意思。

劉一民嘿嘿一笑,說是乾脆給魯南、魯東南、魯西南、魯西北、膠東、清河、膠萊、運河地區各擴編一個警備旅,武器裝備不足,向鬼子要就是了。

羅榮桓擔心幹部不足,劉一民笑著說:“政委怎麼會擔心這個問題?我軍就是一所大學校,就是專門培養人才的。我們的團長該當旅長了,營長該當團長了。論戰績,早就該提拔了。”

羅榮桓想想也是,雖然教導師主力部隊的幹部在紅軍時期提拔過快,但是抗戰打了兩年,部隊規模擴大了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