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9部分

啟榮這一說,他馬上就明白了,自己沒有撤出山東的權力,那得蔣委員長批准才行。不經批准擅自撤離,是要執行紀律的。

於是,沈鴻烈給蔣介石發去了急電,詳細報告了到山東後的經過,把劉一民、羅榮桓、蔡中、倪華說的話整理後全部上報,把王向榮的表現和他招供的內容也都報了上去。

在電報結尾,沈鴻烈寫道:“委座:經一路觀察,八路軍在山東已經站穩了腳跟。除非日軍象上次一樣集中全力掃蕩,否則,山東必將成為第二個陝西。”

蔣介石是在重慶接到沈鴻烈的電報的。

吃晚飯的時候,蔣介石約汪精衛共進晚餐。

蔣介石一身戎裝,汪精衛卻是身著黑色的中山裝,看上去保養得很好的,不負他美男子的稱號。

兩個人吃的是西餐。

雪白的桌布、餐巾,襯得高腳杯裡的白開水務必的晶瑩剔透。

蔣介石態度很好,詢問各機關撤退到重慶後的工作情況。

自從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後,蔣介石急於瞭解日本政府的底線。1937年的7月31日中午,蔣介石在南京召見了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年輕的對日談判高手高宗武,想聽聽他對中日形勢的看法。高宗武向蔣介石誇下海口,請求承擔對日最後交涉的重任,要以自己的熱誠去說服日本首相近衛文麿,使日軍從華北全面撤退。

對狂妄、幼稚的有點可愛的高宗武提出的請求,蔣介石並未表達明確意見。但是,下午的時候,剛從外地回到南京的汪精衛也緊急召見了高宗武,對高宗武的想法流露出了幾許讚許。

高宗武覺得自己施展身手的機會到了,想透過外交手段讓日本退兵,實現和平。

當晚,迫不及待的高宗武就找到“滿鐵”南京事務所所長西義顯,請他透過滿鐵總裁松岡洋右的協助,直接溝通與近衛文麿的聯絡。結果自然是泥牛入海、毫無音訊。

淞滬會戰時,高宗武和一幫悲觀政客、文人為了躲避日軍對南京的轟炸,躲到了周佛海家的地下室。這下好了,高宗武是有名的日本通,成了這幫人的座上賓,每天窮聊神侃,得出的結論竟然是戰必大敗、和未必大亂,應當在勝敗未分之際,最好進行外交,以外交的方式來結束戰爭。

這個想法與國民黨第二號人物汪精衛不謀而合,不經意間,汪精衛就成了他們的精神領袖。高宗武多次拜見汪精衛,主動請命,要求赴滬與日本駐華大使川樾茂接洽停戰。汪精衛將高宗武起草的對日外交進行步驟與要點轉呈給蔣介石,蔣介石的答覆是時機未到,令高宗武十分沮喪。

後來,德國駐中國大使陶德曼出面調停中日戰事,高宗武私自派遣外交部亞洲司第一科科長董道寧赴上海,秘密會見日本駐華大使川樾茂,試圖讓日方降低條件,從內部促成陶德曼調停。結果可想而知,兵鋒正盛的日軍一心滅亡中國,哪裡會真正和談?

直到日本政府發表第一次近衛宣告,關閉和談大門,中日兩國互相召回大使,高宗武還挖空心思地想創造奇蹟,重新開啟與日本的談判之門。

蔣介石侍從室第二處副主任周佛海,與高宗武心意相通,乘便向蔣介石進言:高宗武是個相當有用的人才,把他留在漢口是沒有用的,不如派他去香港收集日本的情報。蔣介石沒有覺察到周佛海隱秘的內心動機,採納了他的建議,還從每月的軍事機密費中支出6000元港幣,作為高宗武的活動經費。軍事委員會辦公廳秘書處長羅君強奉命為高宗武開了一張軍用出差證明書,信筆填上了“高特派員宗武”的字樣。

從此,高宗武在香港幹起了為中日和平談判穿針引線的活兒,並與日本參謀本部謀略課課長影佐禎昭接上了頭。蔣介石也曾經接見過他,做過指示。盧溝橋事變時主張不擴大事態的宇垣一成出任外相後,蔣介石曾經命令張群以行政院副院長的身份給宇垣一成發過賀電,並令高宗武向日本方面傳話,告訴他們:中央軍尚有百萬軍火,即不再輸入尚足兩年之用,日軍即使攻下武漢,國民政府內部亦決不會起變化。

蔣介石的本意是向日本顯示實力,促使日本主動求和,以爭取有利態勢。不料,膽大妄為的高宗武,遠遠的超出了蔣介石的底線,竟然告訴日本人漢口有個以汪精衛為首的和平派,竟然與日本人相約共同開展和平運動。到最後,高宗武竟然跑到日本去,與小鬼子坐而論道,暢談和平,搞出了一個讓蔣介石下野、由汪精衛出面主持和談的荒唐方案。日本陸相甚至公開發表蔣介石必須下野的宣告,來配合高宗武的活動。

這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