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8部分

成的鋼鐵怪獸。

喬明志大吃一驚,手一哆嗦,望遠鏡差一點掉下來,聲音低沉急促:“向一營長報告,並向團長報告,鬼子尖兵後面約兩公里處出現大批坦克、裝甲車,數目不詳。判斷是日軍的裝甲旅團。”

等到鬼子搜尋尖兵快到跟前的時候,喬明志的望遠鏡裡出現了幾道巨大的煙塵,原來小鬼子是兵分幾路,沿濟青路、膠濟路和鄉間大路同時向西開進。

喬明志不敢再遲疑了,他要親自向團長報告,小鬼子兵力龐大,必須得提防被鬼子包餃子。

於得水是膠東傳奇英雄中的傳奇英雄。

於得水是文登縣洛格莊人,今年32歲。1933年加入共產黨,1935年參加膠東“一一四”暴動,任特務隊隊長。

這個年代許多人之所以走上**道路,都是因為活不下去。於得水也是這樣。他家本來有13口人,祖父於老三是挑腳小販,父親於連登是泥瓦匠,二叔種地,三叔是苫匠。要說這家人又是挑腳、又是做手藝活,咋著也應該過上一個半雜糧半野菜度日的的光景。但是,這個吃人的社會就不讓人活他的祖父當了一輩子挑腳小販,最後餓死在煙臺。到他15歲那年,春上久旱無雨,秋天又雨澇成災,地裡幾乎顆粒未收,租息交不上,可是狠心的地主“二畝狼”卻告於得水的父親抗交租息,文登縣衙遂將他的父親於連登抓去監押。為了贖保父親,欠了一屁股債,逼得於得水的三叔上吊自縊,奶奶病餓而死。於得水的大哥、弟弟得也都先後早逝。

18歲的時候,於得水開始拜師學藝,學了一身武藝,後來就參加農民協會、入黨,開始了他的**傳奇生涯。後世馮德英以他為原型,創作了小說《山菊花》。

組建膠東警備旅時,為了加快膠東獨立旅的正規化建設,膠東獨立旅各團、營、連的軍事主官基本上都是由教八旅派來的,而教八旅的的幹部都是出身於教一旅等幾個主力旅,只有於得水,這位膠東傳奇英雄被劉一民直接任命為膠東獨立旅膠東獨立一團團長。天福山起義領導人之一、榮成師範畢業的張玉華擔任了他的團政委。

要說打游擊戰,於得水是無師自通,昆嵛山幾年游擊戰,把這個膠東漢子鍛鍊成了土生土長的遊擊專家。現在的條件比過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戰士們手裡的都是小鬼子的傢伙,子彈盒裡滿當當的,乾糧袋裡也是滿當當的,還有地方武裝、民兵配合。這仗要是再不會打,於得水覺得自己真的是活回去了。

接到旅部的命令後,於得水把部隊分成了三部分,政委帶二營部署在墨水河扼守濟青路與膠濟路的地方,三營扼守南泉,自己率領火力支援營和一營趕到了上王埠和下王埠,準備在這裡打鬼子一下。

按照於得水原來的想法,是要把全團都拉到這裡來,因為下王埠這地方太適合打伏擊了。要是過去韓復渠派去圍剿自己的部隊,自己的獨立一團在這下王埠兩邊的山上一埋伏,管叫它來多少死多少。結果,他的作戰計劃報上去後,被旅長高錦純否定,理由是日軍兵力過於龐大,伏擊不成反而會被鬼子包餃子。要是青島守備隊或者是鬼子警備師團部隊,那不光膠東獨立一團想在這裡打伏擊,全旅都可以壓上來。現在是鬼子的機械化師團、裝甲旅團,戰鬥力誰也無法估計,必須得按照師長和魯東指揮部的命令打,小部隊節節抗擊,東一槍、西一炮,一打就走,不得戀戰。

於得水本來還想著旅長過於謹慎了,結果偵察排長喬明志報告的情況和旅部通報的情況一模一樣,小鬼子竟然弄來了這麼多鐵烏龜。他孃的,小鬼子還真看得起咱八路軍

等喬明志抄小路趕回於得水身邊時,小鬼子尖兵搜尋隊的摩托車已經駛進了下王埠盆地。

於得水現在已經不再打算伏擊小鬼子的大部隊了,他知道,那塊饃太大,會把肚子撐破的。只要能把眼前的鬼子尖兵搜尋隊幹掉,就算旗開得勝了。

於得水把戰鬥任務分的很清楚,火力支援營負責解決小鬼子的坦克、裝甲車和汽車、摩托車,一營負責消滅鬼子騎兵。

此刻,於得水就趴在火力支援營的陣地上,對火力支援營的營長說,今兒個是死是活就看他的了,兩個火箭筒組,瞄準鬼子的坦克、裝甲車,給老子狠狠打,汽車、摩托車交給重機槍、步兵炮和擲彈筒收拾,一定要首輪打擊就把鬼子打趴下,否則部隊就撤不出去了。

火力支援營長是教八旅派來的,原來就是老五營的排長,打過的硬仗多了。聽了於得水的話,嘴一撇,輕蔑地說:“團長請放心,老子是主力紅軍出身,從井岡山一路打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