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可能裝聾作啞,不管不問。就是想裝聾作啞也不行,八路軍都開始問罪了,他還得回話不是?
于學忠沉思了半天,對周復說道:“我良言相勸,這臨沂城不是張裡元和吳化文能夠守住的。一旦劉一民回師增援,張裡元、吳化文恐怕跑都跑不掉。就算八路軍囿於軍委會命令不和你們計較,等日軍重兵圍剿的時候,八路軍一隱蔽撤退,臨沂城就會成為日軍的靶子。憑張裡元和吳化文部隊的戰鬥力,小鬼子一個旅團就可以把他們打敗。依我說,還是給八路軍道歉,撤出臨沂城,退回原防地。”
周復覺得於學忠已經老朽得不可理喻了,蔣委員長嘔心瀝血策劃的方案,好不容易抓住機會一舉成功,豈能輕言撤退?因此,周復說到:“於總司令,我沒權命令張裡元和吳化文撤退。”
于學忠見周復油鹽不進,想不通他為什麼這麼固執,就說:“周主任、周老弟,我比你痴長几歲,經歷過的事情也比你多。我給你開啟天窗說亮話,想當年張大帥在的時候,東北軍雄踞東北而窺天下,怕過誰來?而今三十萬大軍煙消雲散,東北淪於日寇鐵蹄之下,這種感受你不懂。我何嘗不想進佔臨沂?我更想統一山東的軍令、政令,讓八路軍服從我的指揮。可是我知道,自從我軍進入山東以後,就必須配合八路軍作戰。為什麼?實力不濟。如果我軍和八路軍擦槍走火,那帶來的後果是災難性的。日軍一個師團可以把我們打得丟盔棄甲,但是遇到八路軍教導師主力,一個師團的小鬼子連敢出動都不敢。這說明什麼?說明八路軍如果想收拾我們,恐怕我們連反抗的機會都不會有。老弟啊,現在八路軍和我們合作良好,我們完全可以和八路軍配合作戰,多殺小鬼子,也趁機擴大部隊、壯大實力,何苦迫不及待地要去招惹八路軍呢?”
第九0八章 各懷心機(續)
周復這才明白,不是于學忠不想進佔臨沂,是不敢。
于學忠說完,不再說話,兩眼望向窗外,似乎是窗外的夜色勾起了他的回憶一樣。
周復想了想,就又開口子道:“於總司令,不是我們迫不及待,而是八路軍的實力壯大的太快。如果不採取措施的話,劉一民恐怕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拉起幾十萬的大軍,就會成為黨國的心腹之患。我們必須採取行動,扯他的後腿,打亂他的發展節奏,讓他們在和日軍的較量中消耗。要不然,等打敗了小鬼子,劉一民揮動幾十萬久經戰陣的精兵攻城略地,這大江南北豈不是要徹底赤化麼?那抗戰還有什麼意思啊?”
于學忠該說的話都說了,周復不聽他也沒辦法。他也指揮不動張裡元部、吳化文部,索性不開口了。反正他說什麼周復都有理由辯解。
見於學忠不理會自己了,周復只好低聲下氣地報告說:“於總司令,當務之急不是追究張裡元進佔臨沂對與不對,那是執行軍委會命令,而是需要命令51軍、57軍迅速動員,做好阻擊八路軍增援臨沂的作戰準備。是不是請於總司令把王參謀長、牟軍長、繆軍長叫來,一起研究一下,迅速調動部隊,封鎖費滕公路、費嶧公路,防止劉一民冒險調動主力攻擊吳化文部、張裡元部。”
于學忠理都不理他,兩眼依舊看著窗外。
周復急了,于學忠是這種態度,那豈不是給八路軍回援臨沂提供了方便麼?
周復趕緊給於學忠敬禮,大聲說道:“於總司令,為了確保建立鞏固的魯南根據地,請你下令51軍、57軍迅速出動,協助張裡元部、吳化文鞏固勝利成果”
于學忠看著窗外的眼裡多了一絲嘲諷,看得周復心裡一陣寒冷,只好泱泱而退,去給重慶發報報告了。
此時的重慶,正在上演唇槍舌戰的好戲。
周恩來接到主席的電報後,當即驅車前往德安裡101號蔣介石官邸,請求蔣委員長緊急接見。
此時的蔣介石由於長沙會戰、魯南大捷,心情格外好,看上去臉上也有了幾絲紅光。
周恩來開門見山:“蔣委員長,就在今天晚飯前後,國軍山東省保安第一師師長兼遊擊第一縱隊司令張裡元、新四師師長吳化文,趁八路軍在前線與日軍激戰,偷襲了魯南抗日根據地中心縣城臨沂。我黨認為這是國軍破壞團結抗日的活生生的例證,中共中央授權我向國民黨中央、向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向蔣委員長提出強烈抗議要求軍委會立即飭令張裡元、吳化文退出臨沂,並向八路軍教導師道歉”
蔣介石滿眼都是笑意:“恩來啊,又是一段時間沒見了。怎麼樣,在重慶工作生活還順心吧?我聽說你把老父親接到重慶來了?好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