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拒不和皇軍談判。這愚蠢的喜多誠一到現在也說不清楚劉一民到底在什麼地方,這讓部隊怎麼進剿麼!
思來想去,寺內壽一大將覺得,不管劉一民和他的教導師現在到底在什麼地方,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大汶口一帶有危險,東久爾宮捻彥王中將這蠢貨膽敢違抗自己的禁令,不但是挑戰自己的權威,而且也極有可能葬送獨立混成第十旅團。既然土八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一口吞下一個步兵大隊,那就有能力對付現在只有三個步兵大隊的獨立混成第十旅團。
寺內壽一不再猶豫了,命令接通了第二軍司令部的電話,直接對東久爾宮捻彥王中將進行了一通劈頭蓋臉的辱罵,罵完後,寺內壽一大將命令東久爾宮捻彥王中將立即收回派獨立混成第十旅團連夜攻擊大汶口的命令,待天亮後再作決定。
寺內壽一大將不知道,就是這段時間,水野信少將留下兩個守備中隊和一個營的偽軍守濟南,自己率領主力快速南下,去攻擊大汶口去了。寺內壽一大將更不知道,此時泰安城已經落入到了八路軍教導師教一旅和騎兵旅的手中。
教一旅自從南下魯西南後,按照劉一民的命令,一直處於隱蔽發展狀態。打的仗也都是小打小鬧,今天收拾有一個小隊,明天收拾的又是一個小隊,幹部戰士都覺得這樣使用教一旅簡直是浪費精銳部隊。
接到劉一民命令後,教一旅迅速收攏部隊向北開拔。不過教一旅機械化程度高,白天行軍勢必被鬼子發現,晚上行軍大開車燈的話,在根據地裡走還可以,易出根據地就可能被鬼子和漢奸偵知。高原沒有辦法,只好降低行軍速度,緊趕慢趕,算是按照時間要求趕到了泰安附近。
到達目的地和胡老虎騎兵旅匯合後,高原就派出偵察連對泰安附近實施偵察,嚴密監視泰安守軍動向。後來又和城內的地下黨接上了頭,情況就摸的更透了,單等進攻命令了。
可笑水野信少將不知道殺神就隱蔽在自己周圍,還敢命令駐大汶口的日軍大隊去北滕搜尋掃蕩,而且還敢硬著頭皮執行東久爾宮捻彥王中將的命令,將泰安守備任務交給鐵路守備隊和皇協軍後,率領主力出了泰安連夜向大汶口進發,留下座空蕩蕩的泰安城來饞人。
這個時候,要是還不趁機攻佔泰安的話,教一旅就枉稱教導師頭等主力了,高原也就不配指揮這麼強大的部隊了。
第三六八章 輕取泰安(二)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是詩聖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望嶽》,大學中文系一般都講的。從藝術角度考量,這首詩應該是青年杜甫寫的最好的一首詩了。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都在寫向嶽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並由望嶽懸想將來的登嶽。
詩是名詩,但再有名的詩也難描泰山風采之萬一。
自堯舜以降,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千里迢迢前來泰山封禪,祭天祭地。通往泰山的古道上,每一寸土、每一塊石,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可以讓每一個仰望泰山的人大發思古之幽情。
可惜此時這中華名山名城已淪喪於日寇鐵蹄之下。
高原之所以能贏得劉一民的高度信任,統帥教導師最精銳的教一旅,自然是有他的過人之處的。
本來,劉一民命令凌晨向大汶口發起攻擊,就是想誘惑泰安守軍在天明時增援大汶口,速戰速決,在野外消滅獨立混成第十旅團主力。這裡關鍵點就是時間的把握。因為攻擊大汶口的時間距離天明近一點的話,泰安的鬼子接到求援電後。以小鬼子習慣於報復的心態,很可能毫不猶豫地就出兵增援。
現在,由於日軍駐大汶口守軍對北滕村的搜尋掃蕩,導致大汶口提前被攻佔。按常理,駐守泰安的鬼子夜間是不可能出動增援大汶口的,等到天明後,經過一夜的琢磨,鬼子反應過來後,心態不會那麼浮躁,他們還會不會跟著劉一民的指揮棒轉,就成了問題。
高原、程翠林和胡老虎率領教一旅和騎兵旅揮師後,就隱蔽在泰安城西地區,瞪著眼睛盯著泰安城裡小鬼子的一舉一動,隨時準備撲向泰安城。
曾中生、蔡中指揮部隊攻佔大汶口時,劉一民就考慮萬一泰安城的日軍不去增援大汶口怎麼辦?
和鬼子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交道,劉一民算是對寺內壽一有了一定了解,對第二軍原司令官西尾壽造也有一定了解,知道這兩個人都是日軍柱石,用兵很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