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機群。更不巧的是,這個時候颳起了東南風,煙霧被逐漸吹散,把原來掩護的嚴嚴實實的濰城給暴露了。日軍機群不可能迎風俯衝,就轉到了東門,借風勢由東南向西北對濰城發起了攻擊,直接撞到了防空一團的防空火力網上。
陣地設在濰城西門的防空二團,是在南宮對空激戰後成立的,原來是個高射機槍團,團長就是劉一民成立紅34師尖刀排時的火力支援班機槍射手、我軍特等功臣龍虎娃。他是從重機槍團調任防空一團高射機槍營長後,被提拔的。
防空二團後來改建成了高射炮團,建制、武器配備和防空一團一模一樣,都是三個營,也都是54門高炮加54挺高射機槍。
和李亦默、韓前進、周桓、晏耀輝他們不同,龍虎娃是從機槍手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就機槍射擊水平來說,全教導師恐怕也只有他那現在還擔任著重機槍團一營長的弟弟龍虎子可以和他相比。從新圩突圍開始,這弟兄兩個跟著劉一民一步不拉地走了過來,屢建奇功,雙雙都是我軍特等功臣。
防空一團開火的時候,防空二團團長龍虎娃已經命令炮群和機槍群轉向,準備戰鬥。陣地上馬上就是一片忙碌,各營、連、排的指揮員們忙著測距、測曲線、測日機速度,喊口令的聲音此起彼伏。
日機從濰城掠過來時,防空二團的炮群、機槍群開火了,一串串機槍子彈、一群群高射炮彈騰空而起,狠狠地撞向了倉皇逃命的日軍機群。
這等於是對空伏擊戰,八路軍的高射炮群和高射機槍群怒吼的時候,就在日機的前面張開了一張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