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0部分

令員,這個辦法好是好,但是有副作用,老鄉們會不會以為抗日政府買賣糧食作生意呢?要是老鄉們產生了誤會,會不會影響他們支援抗戰交公糧的積極性呢?”

羅榮桓插話說:“我們搞的給農戶的貸款,可都是無息的,而且還允許用糧食還款,很受根據地老百姓支援。鬼子幾次重兵掃蕩,都在根據地站不住腳,一個是我們的戰略戰術得當,打在鬼子不得不救之處,迫使日軍撤退。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根據地的老百姓支援我們,相信我們,一聲令下,堅壁清野,跟著民兵就走,支前抬擔架運糧食彈藥,可都沒有講過價錢。我看,不如這樣,夏糧、秋糧收穫季節,除了應繳的公糧外,我們拿出資金,大量收購,就儲存在農戶家裡。等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再平價賣給缺糧的老鄉們,八路軍不賺老百姓一分錢。這樣,真正缺糧的老百姓得到了救濟,糧商們也不可能大幅度的哄抬糧價。”

蔡中問道:“那損耗怎麼辦?光是老鼠都不知道能吃掉多少呢!”

是啊,損耗怎麼辦?時間長了、損耗大了,恐怕資金也就不夠用了。

幾個人都默不作聲了。

劉一民知道,現在是抗戰時期,首要任務是打敗鬼子,但是打鬼子沒有可靠的經濟支撐是不行的。不說別的,光是糧食一項就是頭等大事。沒有糧食,餓都餓死了,還打什麼小鬼子麼!部隊沒糧打不成仗,老百姓沒糧就得逃荒要飯。但是,部隊實行的是供給制,老百姓賣糧買糧是市場行為,辦法本來就不同。可黎玉和羅榮桓說的也對,八路軍靠的就是老百姓,不能讓老鄉們產生誤會。

想了想,劉一民就說:“把平抑糧價和賑濟分開。平抑糧價按我剛才說的辦法辦,市場問題用市場辦法解決。另外,對於特別困難的群眾,按賑災的辦法辦,以工代賑,修路修水利工程。”

以工代賑的辦法早在西安時期都實行過,現在陝西根據地還在實行,山東根據地也實行著。劉一民這樣說,算是把問題給解決了。

幾個人還要再說,錢壯英就送來了總部的電報,劉一民一看,總部通報說山西我軍主力今日發起正太路戰役。

劉一民顧不上和羅榮桓他們說抗洪的事情了,交待羅榮桓他們詳細研究,自己走進作戰室,看地圖去了。

八路軍總部要發動對正太路的破襲作戰,劉一民自然是知道的,而且還知道這一打就會演化成百團大戰。

歷史上百團大戰是八路軍正規作戰中戰果最輝煌的大戰,導致了蔣介石對八路軍實力壯大過快的警惕和日軍的瘋狂報復。

蔣介石警惕八路軍發展過快的問題不用說了,導致日軍重視八路軍、對八路軍瘋狂報復的問題也不用說了。這些問題早就發生了!看看日軍在華北的兵力吧,再看看日軍部署在魯中南地區的兵力吧,再擔憂日軍會不會對八路軍根據地瘋狂報復已經沒意思了。

劉一民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配合百團大戰問題。

小鬼子必然會迅速調集兵力打通正太路和同浦路、平漢路,而且還會調動主力對八路軍實施瘋狂報復,這一打,恐怕就要打到年底去了。而且,日本政府也會因此下定決心先解決中國戰事,中國抗日戰爭真正困難的時候就要到了。

劉一民不怕這些,北上抗日以來消滅了日軍這麼多部隊,劉一民和山東我軍早就成了日軍的眼中釘肉中刺了,光是大規模的重兵集團圍剿都搞了三次,不但沒有消滅我軍,反而使我軍愈戰愈強。劉一民哪裡會擔心什麼困難時期麼!有小鬼子在,就有人送槍送炮送吃喝,連小鬼子的屍體都能賣錢,遑論其它呢!

第一0八八章 動向

作戰室裡靜悄悄的,幾個參謀見司令員坐在地圖前沉思,慷冒)電話的聲音都壓低了,生怕影響了司令員的思緒。

劉一民坐在地圖前,邊看邊想,腦子象過山車一樣,飛快地轉動。

由於攆走了燈火通訊聯絡組,加上蔣介石發動反共高潮以後國共關係降至冰點,軍委會不再給八路軍總部通報正面戰場的戰報,更不用說給劉一民通報了。這樣就造成了負面效應,那就是劉一民對各戰場形勢的變化把握滯後,往往是把原來的歷史知識和現在截聽日偽電臺的訊息來綜合分析判斷。這樣一來,一些敵我雙方都認為是高度機密的東西劉一民就不知道了。

歷史上,此時日軍正在做侵佔東南亞的準備工作,甚至在做偷襲珍珠港的準備工作。現在,由於歷史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劉一民實在吃不準小鬼子還會不會象歷史上那樣盲動,這才有了他決心在日軍不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