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委屈的說:“由於我的一句不當言辭,劉一民敲詐我掏錢請蔣夫人一行和劉一民指揮部人員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親愛的高思,整整120人啊,你能想象那得多少塊鮮嫩的小牛排和多少隻火雞麼?我的上帝!我怎麼這麼倒黴啊!”
英國總領事寫給英國駐中國大使卡爾的信就不同了,說是劉一民是一個極為強勢、極為果決的厲害人物。與其在重慶圍著那些蔣介石手下的官僚打轉轉,不如和**建立聯絡,共享情報,配合作戰。那樣或許對大英帝國贏得戰爭勝利更有幫助。
最典型的是戴笠手下那幫人,原來被七十六號壓得喘不過氣來,突然之間,八路軍佔領上海了,把七十六號那幫漢奸特務的老窩給端了,把日軍的梅機關、兒玉機關給滅了。原來,這些軍統特工們還摸不清情況,不敢放手大幹,戴笠一來部署,又知道了劉一民和英美法三國總領事談話的內容,一下子就撒開歡兒了,他們本來在租界就地頭熟,這下全力出擊,竟然在法租界、公共租界大顯神威,還真的把一些躲進租界的日偽特務給挖出來了。
總而言之,宋美齡會見英美法駐上海總領事的事情順利解決了,四大銀行資產轉移的車隊和負責警衛的八路軍開進公共租界中心區去了。
劉一民一上午等於是賣給了宋美齡和她的轉移四大行資產的事情。不過,他始終沒有告訴宋美齡倪華母女已經回到上海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不願再起什麼波折。
在羅赫德那裡享用過豐盛的午餐後,劉一民讓趙小曼陪著宋美齡回她在上海的宅邸去看看,自己回到指揮部,準備去猶太難民營去看看。昨天夜裡他已經讓一縱參謀長周毅帶人去猶太難民營做工作了,想從那裡招募一批猶太技術人才到根據地去工作。不料,還沒有出門,**卻給他惹了麻煩。
這次隨軍南下上海,有兩個任務,一個是給部隊帶路,另一個是為組建山東電影廠搞裝置、招募電影人才,為發展根據地電影事業打基礎。這事本來很簡單,上海有專門賣電影器材的商行,買一點回去就是了。結果,**自作主張,竟然帶了一個排找上了上海最大的新華影業公司,要沒收新華影業公司的裝置,理由是新華影業公司在日軍統治下生意火爆,一定有日軍或汪偽漢奸背景。
這不,新華影業公司的老闆張善昆來到了招商局門口,口口聲聲喊冤,要面見八路軍的劉一民司令員。
世界上的事情還真的是說不定。上海淪陷前,國民政府把該拆遷的工廠都拆遷往大後方去了,許多人都認為上海的經濟完了。不料,由於日軍一時之間不敢與英美開戰,租界成了特殊地帶,上海竟然出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租界“國中之國”的奇怪景象。1937年底的時候,由於上海周邊地區大批人口為了躲避戰火湧入租界,使僅僅有10平方公里的租界人口一下子激增到500萬。這些人中許多人都是滬寧杭地區的地主、商賈,是一批有錢的難民。銀行有存款,大把的票子花不完,逃進了租界就只剩下吃喝玩樂四個字了。租界內的賓館、飯店、娛樂場所竟然天天爆滿,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電影院的生意跟著也就興旺起來了。當時,不管是什麼電影,場場爆滿。有一個電影公司老闆竟然做起了無本買賣,不用投資拍新片,把收到批判、停演10年的《火燒紅蓮寺》拿出來放,竟然連續上映、也是場場爆滿。
這樣一來,就催生了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奇葩——“孤島電影”。
本來,上海淪陷後,我黨就已經動員一批左聯背景的電影界人士轉移到香港去發展。新四軍皖南部隊突圍後,又動員了一批電影人士到香港去。按理說,上海的電影事業力量大損,應該處於低谷才對。但事情恰恰相反,從1937年底到現在,上海竟然成立了20來家新的電影公司,拍攝製作了近200部影片。特別是長袖善舞的張善昆,竟然把新華影業公司做的很大,拍攝了《雷雨》、《木蘭從軍》、《貂蟬》等一系列這個時代比較好的電影。
第一一九九章 孤島電影(續)
見到張善昆的時候,劉一民的心思很複雜。
日本鬼子在中國殺人放火,無數英雄兒女在與鬼子浴血拼殺,但是從哈爾濱到廣州,在日戰區的大城市裡,經濟還畸形繁榮,一些資本家們還在長油善舞、左右逢源、大發其財。你說他是漢奸,那是胡說,因為他以每月投敵、二沒有惡跡。你說他不是漢奸,沒有日偽的許可和支援,那麼大的生意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而且,由於他們的努力,間接幫助日偽營造了佔領區的虛假繁榮,繳納的稅款支撐著日偽軍對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