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法國人更壞,直接把中國在越南海防港來不及搶運回國的物資全部交給了日軍。美國開始時對中國不但沒有支援。還不停地賣給日本人飛機、汽車以及鋼鐵、石油、橡膠,在中日戰爭中大發戰爭財。後來,美國雖然逐步覺醒,加大對中國的援助,但那都是杯水車薪,濟不了大事。
現在日軍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世界兩大戰爭陣營就要徹底劃分清楚了。此時,讓中國選擇與英美一起對德意日宣戰。國民政府、**裡曾經和德國軍事顧問朝夕相處的要員們從感情上接受不了。他們從感情上、從戰前德國對中國的幫助上,是不願意向德國和義大利宣戰的。在蔣介石想來,希特勒、墨索里尼也未必會把中國當敵人,他們只怕根本就想不到中國會考慮對他們宣戰。
國民政府其實最想結盟的國家是蘇聯,最盼望的是蘇聯出兵協助中國打敗日本。現在,蘇聯由於遠東戰敗而不得不和日本簽訂了《日蘇友好中立條約》。加上蘇德戰爭,不但不可能出兵幫助中國,連援華物資都逐漸減少了。中國的抗戰越來越困難了。
至於對日宣戰,到了此時已經沒有什麼可猶豫的了。但是要考慮對日宣戰後蘇聯會不會囿於自身實際困難和《日蘇友好中立條約》而徹底斷絕對華援助,這是個關鍵因素。
利益因素是最大的因素,蔣介石和國民政府要員們深知英美過去從不把中國人當人看,與他們結盟,會不會成為跟在他們屁股後面無足輕重的二流盟國。出死力的時候想到中國了,戰後分配利益的時候把中國給忘了□至他們會不會還象過去一樣。揹著中國搞幕後交易事不是胡說的,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時候,日美外交官還在揹著中國秘密談判。不用說,那都是以犧牲中國為交換籌碼的。
但是,現在有個很現實的問題,蘇聯自顧不暇,又有《日蘇友好中立條約》限制,眼見很快就要中止援華物資輸送了。國民政府需要尋找新的、能夠提供強大援助的盟國,而這個盟國非美國莫屬。
是單獨對日宣戰。還是對德意日同時宣戰。徹底加入英美陣營,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的要員們在研究、在糾結。
劉一民自然是知道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稍後會正式宣佈對德意日宣戰。知道這是蔣介石力排眾議的結果。在這個問題上,蔣介石再次顯示了他是國民黨和國民政府當之無愧的領袖,眼光比那些莫衷一是的大員們要高明的多劉一民要做的是,促成我黨馬上宣告對德意日宣戰,亮明自己的反法西斯主義的態度,讓美國人、英國人、蘇聯人知道,**和它所領導的抗日武裝,是抗日戰場上的中流砥柱,有自己的立場、觀點,不容忽視!
聽了任弼時的話,不等別人開口,劉一民就回答道:“任書記,我黨不需要事事時時向共產國際請示,也不需要徵求蘇聯同意。中國政府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這是王明的論調,他也是據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把自己凌駕於中央之上,事實證明,這是極端錯誤的!中國政府是中國的政黨,代表的是中華民族、中國的利益,考慮問題、戰略決策首先要考慮的是是否有利於中國的抗戰,是否有利於中國的發展,是否有利於戰後中國真正成為繁榮富強的大國。要是都聽共產國際的,聽蘇聯的,明明《日蘇友好中立條約》出賣了中國利益,損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我們還不得不說這個條約籤的好。結果大家都看到了,一片謾罵聲!嚴重損害了我黨在民眾中的形象和號召力‖志哥,這種蠢事幹一次就行了,可不能再幹第二次!”
看著任弼時臉都漲紅了,劉一民趕忙緩和了一下語氣,道歉道:“任書記,對不起,我說的太急了,你別生氣啊?我的意思是說,我黨要想擔當起領導中國人民求得徹底解放的重任,就必須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事時時向共產國際請示,時時刻刻顧忌蘇聯的意見,我黨就會始終是學步的小孩,長不成巨人的。再說了,從目前的情況看,將來斯大林會解散共產國際的不是我順嘴胡說,是現在的國際形勢決定的。道理很淺顯,現在擺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斯大林這個人雖然獨裁**,犯了許多令人痛心、不可原諒的錯誤,但是他絕對是個統帥、戰略家。我想,他會看清楚這一點的,會在必要的時候解散共產國際,以便於蘇聯更好的和其它國家聯手打敗希特勒!”
這話簡直是離經叛道,越說越離譜,但是聽在主席、老總這些統帥的耳朵裡,也沒有什麼特殊的〔麼能比得上打敗德國鬼子、薄蘇聯重要呢?斯大林能與日本簽訂《日蘇友好中立條約》以換取避免兩線作戰,將來為什麼不可能解散共產國際以換取英美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