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強有力的指揮核心。我想了,這次我們分工,我和蔡主任負責指揮外線作戰;政委和曾參謀長組成內線作戰指揮部,統一指揮我軍內線作戰。其中擔負內線作戰任務的部隊分成幾個集團,李清、陳大勇、趙山指揮教三旅、教七旅、教八旅組成魯東集團,承擔攻佔青島任務;袁國平、肖勁光指揮清河警備旅、濟南警備旅、膠東警備旅組成魯中集團,承擔膠濟路以北地區警備任務;剩下的炮兵旅、防空旅、教四旅、魯中警備旅、泰安支隊、魯東南支隊、教五旅、新四旅、新五旅、新八旅、泰西警備旅、魯西南警備旅、魯西警備二旅、後勤支隊和根據地的地方武裝組成一個集團,由政委和參謀長直接統帥,在黃河以東、隴海路以北、膠濟路以南、黃海以西廣大地區與敵人機動作戰。政委,我們14個正規旅加上各地方武裝,如此雄厚的兵力還怕小鬼子不成?內線作戰不是死防硬守,那樣正中日軍下懷。而是要把主力集中起來,形成拳頭,隨時可以迎擊日軍一路,幹掉它一個師團象喝涼水一樣。如果分兵四處把守就糟糕了,光是日軍的飛機就把我們打殘了。”
羅榮桓沉思一會兒,說道:“可以。立即通知曾中生參謀長趕到平邑集來,我們把具體作戰計劃敲定。另外,讓新四旅隨你行動,加強外線作戰兵力。”
劉一民搖搖頭:“不用。我軍一旦攻佔石家莊,就與太行山打通聯絡了。如果在橫掃平津地區,那就和晉察冀打通了聯絡。山西我軍主力隨時可以配合作戰,何況還有冀南、冀中部隊呢?目前,八路軍的兵力不是問題,關鍵是看怎麼使用。我給你兩個說,外線作戰打的是巧仗,是要以奇襲辦法、特戰辦法攻略日軍後勤基地,是要和日軍打經濟賬。一旦我軍這次攻擊得手,小鬼子沒有兩三個月就緩不過勁來。相反,內線作戰任務是要依託根據地消耗日軍,任務更重。本來,我想親自指揮內線集團作戰。但是考慮到此次外線作戰的特殊性,曾參謀長在特戰戰術應用上沒有我熟練,這才作這樣部署的。政委,我們兩個分開,目的就是保證內線、外線都有一個領導核心,關鍵時候不用請示就能一錘定音,以免貽誤戰機,造成重大損失。”
羅榮桓點點頭:“就以這個構想上報中央和總部。”
第九二九章 求證
蔡中按照三個人商量的反日軍重兵掃蕩作戰構想上報中央和總部後,隔了兩天,主席和總部才回電。說明主席和老總他們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反覆研究。
主席和總部的電報意思一致,原則上同意按該設想組織反日軍重兵掃蕩作戰,必要時可以放敵打通津浦路,但應在津浦路層層設防,節節抗擊,將日軍重兵集團吸引在打通津浦路上,減輕根據地損失,為在運動中殲敵創造戰機。泰沂中心根據地、魯西根據地、魯東南根據地決不能丟,軍工生產不能停,此為山東我軍根本所在,務必確保牢固控制在我手中。即令是日軍重兵佔領,也應在較短時間內驅逐日軍,恢復根據地生產、生活秩序。
主席指出,內線作戰要充分發揚我軍中央蘇區反圍剿作戰經驗,集中兵力、隱蔽待機、預設戰場,與運動中消滅敵人。外線作戰要提前部署,跳到敵人後方去,攻敵之所必救,一擊成功。
主席在電報中還說,中央通電決定成立山東局、山東軍區後,劉、羅反應遲緩,應及時通電就職,發表公開談話,揭露臨沂事變真相,爭取政治上主動。但是,為了維護團結抗戰局面,不要提成立山東省政府問題,也不要將部隊整編為師級規模建制。
看完主席和總部的電報,羅榮桓對劉一民說:“還沒有從前天的表揚中回過味來呢,主席就又批評了。還是我們的政治敏銳性不夠啊”
劉一民這兩天心情大好,笑著說:“看來,我這師長是當不成了啊”
蔡中馬上說:“又升官了。是不是請我們打牙祭啊?”
都是老戰友,又都身經百戰,大敵當前,竟然還有心情開玩笑
劉一民不但不請客,反而讓蔡中去起草就職通電,還讓他把大眾報社的記者們找來,他要發表談話,還要當著記者的面公開接見釋放雷法章和寧春霖。
這個時候,張裡元的《臨沂事變紀略》已經被中央社發來新聞通稿,國統區的報紙基本上都在轉載,還配發了許多評論文章,鬧的沸沸揚揚的。一些民主黨派代表也公開發表談話,呼籲國共雙方停止搞摩擦和反摩擦,槍口一致對外。主席之所以批評劉、羅反應遲緩,與這個背景有極大關係。
雷法章和寧春霖是沈鴻烈的左膀右臂,在這次臨沂事變中沒有起什麼好作用。雷法章和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