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這個時機,以後再想徹底解決東北軍問題恐怕就難了。我的意見,不但要張漢卿認罪伏法,還要將東北軍重新整編,徹底中央化。”
無論怎麼說,蔣介石都是一國領袖,考慮問題還得從抗戰大局著眼,眼前的抗戰局面不容他對東北軍大動干戈。
綜合了幾個人的意見,蔣介石艱難地說道:“此次張漢卿謀逆,實出意料。想不到親如兄弟卻同室操戈,可嘆可悲。東北軍開戰以來表現可圈可點,將士用命,頗有功勳,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張漢卿是張漢卿,將士們是將士們,中央不能是非不分,逼他們投向中共或日本人。有功的獎,有過的罰,賞罰分明才是王道。敬之負責,調53軍軍長萬福麟任軍事委員會委員,所遺軍長一職由周福成接任;調49軍105師師長王鐵漢到陸大特別班學習,所遺師長一職暫由49軍副軍長林耀堂兼任;108師師長張文清升任25軍軍長,所遺師長一職由王敬久推薦人選,報軍令部批准;騎兵第二軍軍長何柱國升任15集團軍副總司令,所遺軍長一職由騎3師師長徐良接任;任命51軍軍長牟中珩為山東省政府主席。派飛機接萬福麟、周福成、劉多荃、王鐵漢、張文清、何柱國、徐良、牟中珩、繆徵流到重慶來,我要和他們好好談談;孔院長負責做好這些將領的工作;讓辭修全面負責解決張漢卿在重慶的衛隊營和後勤機關;文白立即到于學忠部去,穩定部隊,避免發生意外;夫人和子文負責做張漢卿思想工作,務必使其迷途知返、洗心改面,公開認罪伏法。我也不難為他,只要他認罪伏法,我保證他人身安全,閒居讀書即可。事實上確實是我言語之間急怒攻心,責罵過重,想來還是戒急用忍功夫不夠,才導致今日之辱。”
蔣介石說的大義凜然,儼然一副大國領袖氣魄,實際上言語之間,已經是把東北軍該明升暗降的明升暗降,該製造矛盾的製造矛盾了。象讓牟中珩任山東省主席,那就是要在蘇魯戰區部隊和八路軍之間、于學忠和牟中珩之間、牟中珩和周從政之間製造矛盾。要知道,周從政已經奉命向重慶趕來,正在路途中。他來重慶的目的就是面見蔣介石,接受考核,準備接任山東省主席。周從政和牟中珩一文一武,是于學忠的左膀右臂,這下週從政還能象過去那樣一心一意地替于學忠和牟中珩謀劃麼?象49軍,現在就只有一個105師,把師長王鐵漢調往陸大特別班學習,名義上是要深造重用,王鐵漢歡喜還來不及呢但是,接替王鐵漢兼任105師師長的49軍副軍長林耀堂卻是黃埔出身、蔣介石的嫡系,眼見49軍軍長劉多荃馬上就要變成孤家寡人了。
但是,這裡面確實也有因功提拔的,象周福成接任53軍軍長,就是因為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打的好,與中央軍配合的好。108師師長張文清升任25軍軍長,也是戰功所致。當然,讓張文清當25軍軍長,由撤銷番號的67軍血脈縮編的108師就徹底化入中央軍了,再也不用擔心他們是東北軍了。
何應欽琢磨半天,也琢磨也有味,由衷地說道:“委員長不愧是全國領袖,處置十分得當,我馬上去辦,堅決落實委員長指示。”
蔣介石又對何應欽指示到:“告訴徐學忠、牟中珩、繆徵流,山東必須堅持。必須支援吳化文部、張裡元部補充發展,要錢給槍,要錢給錢,要糧給糧,團結一致。既不能被鬼子消滅,也不能被八路軍吞併。要監督八路軍執行軍委會命令,撤回陝西。八路軍如果賴在山東不走,于學忠部就要大力支援和保護山東地方武裝與八路軍鬥。特別要抓住日軍重兵掃蕩的機會,大力發展地方武裝,削弱八路軍。目的只有一個,不能讓共產黨在山東繼續坐大。”
何應欽徹底明白了,蔣介石不對於學忠部下手,就是要驅使他們和共產黨鬥,拖共產黨八路軍的後腿。兩虎相鬥必有一傷,不管是那隻老虎被咬死,都是好事。畢竟少了一隻老虎麼
何應欽再次表態,堅決執行委員長指示請委員長安心養傷。
張治中也表態堅決完成任務。
蔣介石這才揮手讓眾人散去。
第九二二章 夫人出馬
春早氣溫不穩定,夏長酷熱多伏旱。
秋糧綿綿陰雨天,冬暖少雪雲霧多。
這四句歌諺說的是重慶的氣候特點。
山城重慶多霧,一年平均有104天的雲霧天氣,是世界上雲霧天氣最多的城市,是名符其實的霧都。
這是抗戰時期,日軍飛機經常轟炸,重慶市民盼望的不是晴天,而是陰雨天、大霧天。只有陰雨天、大霧天才能保證重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