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取消了教導師的番號,我們乾脆就此擴軍,依託我們現有的主力旅、新編旅、警備旅、支隊,按照師、旅、團、營、連、排、班序列,一口氣編八到十二個師,形成三到四個野戰兵團。我想了,日軍現在採取的辦法是以重兵集團圍困我們,便於他們實施囚籠政策,分兵掃蕩我們的其它根據地。既然這樣,我們也得改變策略,表面上示敵以弱,多打小規模的伏擊戰、游擊戰,廣泛開展冷槍冷跑運動,埋頭建設主力部隊,在全山東開展大規模的練兵活動,讓小鬼子以為我軍受到重創,從而放心大膽地區執行他們的瓜分世界的戰略。等到日軍南下攻擊英美,和美國開戰,我們馬上就發起大規模反擊,首先解放全山東,進而和日軍在華北決戰、收復東北。”
劉一民說著說著就開始往大處說了,蔡中忙提醒說:“司令員,你是又想大擴軍了吧?那也得有那麼多槍、那麼多兵才行啊?”
劉一民揮手打斷了蔡中:“兵員不是問題,武器也不是問題。我們需要的是練兵整軍的時間和環境。你想啊,不包括讓符竹庭在冀魯邊正在組建的冀魯邊警備旅和組建時間較短的魯南警備旅,我們現在有八個主力旅、八個新編旅、三個旅級支隊、八個警備旅,就算新三旅、新七旅、蘇北支隊不再返回山東,那我們也還有八個主力旅、六個新編旅、三個旅級支隊、八個警備旅,共25個步兵旅。而且,我們的主力旅都設有補充團、新兵團,相當於一個旅五個步兵團,兵力已經相當龐大。幾個頭等主力旅的主力團每團的兵力都在3000人以上,就這還是我們走精兵路線,限制主力部隊擴軍,不然的話,很可能一個團都能拉到六、七千人。現在的問題是,鬼子一直在依託交通線分割我軍,迫使我軍不得不分兵作戰,堅守和發展根據地,導致我軍主力不能高度集中。我說的以現有兵力擴編八到十二個師,不是說空話、大話,不是空中樓閣、畫餅充飢,而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依照山東的人口數量、兵員素質,我們就是把部隊再擴大一倍也沒有問題。你們想想,一旦我軍完成整軍訓練,這山東還有小鬼子立足的地方沒有?”
劉一民說的還確實符合山東我軍的實際,羅榮桓和蔡中想想也覺得就是這麼回事兒。
蔡中提出一個問題,一下子編出這麼多師級單位的正規軍,會不會給蔣介石留下攻擊我黨的口實,讓他再次發動反共高潮。
劉一民笑著說:“我們不擴軍,蔣介石就不發動反共高潮了麼?實力決定一切,我們的實力壯大了,蔣介石就是想發動反共高潮也得仔細掂量掂量。也只有我們的實力壯大了,他才不敢肆意攻擊我軍。再說了,等我們贏得了抗戰勝利,我們和蔣介石,將來還得就中國的未來好好較量較量,那得透過戰場來說話。”
蔡中巴不得大擴軍呢,他提的這些問題其實就是為了讓劉一民說給羅榮桓聽。因為上次劉一民在濟南提出大擴軍羅榮桓就提出了修改意見,在平邑集劉一民又提出調整魯南區劃調整,羅榮桓又提出了不同意見。因此,心頭火熱火熱的蔡中,生怕羅榮桓再不同意,故意提出問題讓劉一民回答。
而羅榮桓,也是巴不得我軍發展壯大,早日把小鬼子打敗呢只不過他年齡大一點,考慮問題更全面一點。實踐證明,經過羅榮桓的建議,劉一民以各主力旅的補充團、新兵團為基礎,擴編八個新編旅的思路是正確的,這些新編旅的組成部隊原來就是老部隊,編成後保證了戰鬥力,經過實戰檢驗,比各警備旅的戰鬥力要強的多。
蔡中的擔心是多餘的。
實際上,自從進入山東一來,劉一民的思想就一直很矛盾,有一段時間他也曾經設想大規模發展部隊,依靠中國人的力量戰勝日本侵略者。但是日軍的力量確實很強大,一個重兵集團圍剿,就能讓山東根據地淪陷。以現有的力量對比,就山東我軍來說,在山東戰場很可能很快就可以取得區域性勝利,但是日軍陸海軍聯手的每一次報復,我軍都不得不付出慘重代價。這不,劉一民調整思路,想再一次韜光養晦,埋頭髮展,等小鬼子南下進攻東南亞,和美國人打起來,再展開全面反攻,讓美國的海空力量打掉日軍主力。
這個想法也不能說錯,而且在這個時代來說也是比較現實的。因為日軍雖然侵略中國的兵力有限,但他們有完備的戰爭動員體系,可以隨時隨地擴軍。如果劉一民這邊一味猛打,讓日軍放棄南下戰略,集中力量打八路軍的話,那損失會大的無法估量。
這是劉一民自己的想法,未來戰場走勢怎麼發展,那也不完全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美國已經中止日美通商航海條約了,萬一日本人撐不下去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