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知道師長決心下定了。
果然,林彪開口子道:“政委、參謀長,你們看,日軍南下必然經過雁門關,此處地形我們這段時間已經很熟悉了,絕對是一個打阻擊、打伏擊的好地方。我決心在關前的雁門古道打一次伏擊戰,作戰目標是日軍的先頭部隊。打完就撤,不給敵人追擊機會。然後,部隊隱蔽起來,放敵主力南下,我們再抓住機會打他的殿後部隊。這個戰法叫掐頭去尾,一是打他的先鋒,挫其銳氣;二是打他的後尾,讓他有一種如芒在背、惡鬼附體的感覺,不敢分散部隊掃蕩我們的根據地。你們看怎麼樣?”
聶榮臻和林彪搭檔久了,什麼惡仗硬仗沒有見過,對林彪的指揮能力更是信得過,就說:“要是能有七成把握,我支援。”
林彪想了想,說道:“有八成吧!”
聶榮臻一聽,馬上就說:“打吧,我支援!”
周昆看了看地圖,說道:“打其先鋒沒有問題,關鍵是撤退,怎麼樣才能讓日軍不咬上我們。現在日軍的飛機又開始猖狂了,要打就必須把目標定低一點,確保速戰速決。否則,就是冒險,很有可能給日軍圍殲我主力提供機會。”
林彪點點頭,說道:“參謀長說的有道理,此戰關鍵就是撤退。我計劃戰鬥結束後,主力立即撤退,以小部兵力堅守一下雁門關,給敵人造成錯覺,以為我主力要固守雁門天仙,使其集中力量強行攻關。待敵大舉攻關時,堅守部隊也隨機撤退。我考慮了,這個戰鬥就以消滅日軍一個聯隊為目標,我們要向劉一民學習,一是把地雷、炸藥包、炮兵全部用上,增加火力打擊強度,減少傷亡。二是還要採取小部隊誘敵的辦法,打掉敵人的小股搜尋部隊,偽裝日軍搜尋部隊誘敵上鉤。我們再做好隱蔽接敵,讓敵人飛機偵查不到我們,以為雁門關是空關,無人把守,大搖大擺地前來送死。”
想了想,林彪又說:“日軍現在的目標是太原,他們急於南北會師合圍太原,雖然在我們手裡吃了點虧,但為了實現攻佔太原的目標,他們會集中主力快速南下,不會與我們過多糾纏的。”
周昆一聽,連聲說好,然後又補充到:“擔任兩翼掩護部隊在戰鬥打響後,要大張聲勢,造成一副我軍要在此與敵決戰態勢,使敵在未弄清情況前不敢冒進急行。擔任封口袋的部隊更要多埋設電起爆炸藥包,阻敵主力增援。這樣以來,敵人先頭部隊在狹窄的雁門古險道上進退兩難,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被殲滅的命運。”
林彪見政委、參謀長意見已經統一,就命令主力向雁門關隱蔽集中,又親自起草了給主席和總部的電報。
林彪在電報中寫道:“日軍來勢兇猛,我們堅決執行中央和總部電令,讓開大道,佔領兩廂,積極發動敵後游擊戰爭。但現在敵抱成集團南下,若不給其迎頭一擊,日軍將無比驕狂,待其佔領太原空城後,必然對我根據地進行掃蕩破壞。為此,我們決心先發制人,殲其先鋒一部,威懾敵人,爾後再打擊其後衛和輜重部隊,讓日軍不敢輕視我軍,不能隨意進攻侵犯我抗日根據地。因此,我們計劃集中兩個主力旅及師炮兵、騎兵、工兵、獨立團等部隊,在雁門關設伏,尋殲敵重兵集團之先頭部隊,給敵人當頭一棒。”然後,林彪又在電報中詳細報告了具體戰鬥部署。
寺內壽一老鬼子以為重兵集團齊頭並進,就可以嚇退所有意圖阻擊或伏擊的中國軍隊,但他沒有想到,就在這蒼茫的大山中,蟄伏著一支可以用猛虎、雄獅來稱謂的英雄部隊,一支從井岡山走下來的百戰雄獅,率領他們的是是後世有戰神之稱的林彪。
接到林彪的電報後,*國軍不停地在地圖前思索,最後也下定了決心,同意林彪打這一仗,原因很簡單,現在115師的實力在那裡放著,武器裝備在那裡放著。再說,陝西大後方形勢穩定,劉一民從太原搬回去的工廠裝置已陸續運到陝西各地,連清徐的紡織廠、醋廠都被運到了西安,假以時日,陝西根據地的建設必然出現一種蒸蒸日上的勢頭;陝西各地警備部隊的訓練也抓的很緊,隨時可以補充主力;兵工廠的生產也很穩定,彈藥可以量產。我軍自建立以來,第一次不為兵源發愁,第一次不為彈藥發愁,第一次不為口糧、被服等後勤供應發愁。這種情況下,作為人民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的***,自然就容易心雄萬夫。
和總部的回電很快就到了。
在電報上強調,115師打完此仗後,一定要做好應對鬼子報復的準備,不可輕敵大意。以後一段時間的工作,還是要放在發動群眾上,放在組建各級軍區、壯大武裝上。
總部回電同意作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