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旅長奪過衛兵手裡的衝鋒槍,率領全旅最精銳的旅特務營衝了上去。
這個警衛營一色的衝鋒槍,排長以上軍官全是黃埔生,一見旅長帶頭衝鋒,士氣一下子就起來了,冒著槍林彈雨撲了上去。
趟過陣地前地雷陣的第一旅,終於衝到了39團陣地前。防守的紅軍戰士挺起刺刀就和敵人殺在了一起。陣地前立馬就是你來我往的短兵相接。
趕上來的敵副旅長一看,知道破圍就在眼前,哪裡會有絲毫猶豫,端起衝鋒槍,帶著警衛營就是一陣狂掃,連紅軍帶國軍一起打,根本不管打死的是紅軍還是自己計程車兵,憑著強大的火力硬生生地把39團防線撕開了一道口子,眼看著就可以脫圍而出了。
紅39團團長周毅見防線被突破,喊著把敵人壓下去,端起一挺機槍,站起身子向敵人狂掃。一顆子彈飛來打在了他的右肩窩處,周毅手一鬆,機槍就掉在了地下。
這個時候,雷鳴率領的預備隊趕到了。
一字排開的輕重機槍、衝鋒槍,組成了一道火網,把第一旅衝向缺口的部隊壓了回去。
敵副旅長眼見功敗垂成,嘆了口氣,命令部隊後撤,就地組織防禦。
此時,37團、38團已經嚴嚴實實地圍了上來,第一旅徹底覆亡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就在敵第一旅發起決死衝鋒的時候,敵第二梯隊的獨立旅、西北補充旅也和紅12師開始了激戰。
紅12師防線的地形比13師要好一點,正好位於漢陽鎮到現在的中心村之間,雖然也是丘陵,但路東側的丘陵略高,從一溜小土包到公路,基本都是緩坡。路西側都是農田,高低不平。因此,劉建立在佈置防線時,就把軍團炮兵團、重機槍團部署在蜀道西側,把34、35兩個主力團也部署在路的西側,36團部署在防線最南端,擔任阻擊敵第一旅退路和阻擊敵第二梯隊南下的任務。師直屬部隊配置在東側的丘陵上。劉建立決心利用軍團的強大火力,一個火力突擊就把敵第二梯隊打趴在蜀道上。
敵第一梯隊透過後,劉建立就發現敵人的搜尋部隊只是做做樣子,連小山包都不願意爬,在半坡上就繞過去了,看樣子確實是著急趕去宿營,一點防備都沒有。
這仗老子會打!
劉建立當即命令34團和35團利用地形掩護,迅速向蜀道靠攏,距離不得超過500米,命令炮兵團和重機槍團迅速建立陣地。讓政委率直屬部隊堅守那一溜小山包,讓參謀長趙山率36團負責攔頭,自己趕去親自指揮重火力和35、36團。至於敵人退回漢陽真的問題,劉建立沒有多考慮,他相信軍團長會增援輜重團的。
紅39團打響時,敵第二梯隊兩個旅進入了劉建立的伏擊圈。
一師獨立旅原稱獨立11旅,是胡宗南任第一師師長後,吞併進來的。旅長彭進之是湖北人,保定軍官學校四期步兵科畢業。此時是第一師副師長兼獨立旅旅長。
說起這個彭進之,可是軍界名人。他之所以出名有…一是一九二六年北伐時,他靠一雙利口,孤身進入漢陽,說動守備漢陽的劉佐龍反水,使北伐軍得以攻佔武漢,赫赫有名的吳佩孚從此一蹶不振。二是王牌悍將張靈甫兩度在他手下任職,他開始當旅長時張靈甫是他手下的連長,現在已經是他的第一團團長了。三是他曾打過林彪一耳光。北伐時,彭進之是營長,林彪是他手下的見習排長。查哨時他揪住林彪的一點小錯大罵,林彪頂嘴,他直接煽了林彪一耳光。這估計是林彪一生中捱過的唯一一個耳光。
歷史上,彭進之後來退役後住在武漢,在武漢解放中做了不少工作,有一定功績。林彪率四野南下時,路過武漢。別人只知道他曾經是林彪的上級,而不知道他打林彪耳光的事,硬拉他去火車站迎接。彭進之害怕林彪記仇,在火車站躲躲閃閃不敢與林彪打照面。誰知道那些領導為了歡迎林彪,硬把他介紹了一下。林彪小聲嘀咕了一句“他怎麼來了!”彭進之聽到後,知道雖然過去了二十多年,林彪還一直記著那個耳光,回去後茶飯不香,很快就吞金自殺了。
聽到前面第一旅方向槍炮齊鳴,彭進之滾下馬鞍,隱蔽好自己。四下一看,周圍還是靜悄悄的。再仔細一瞅,遠處模模糊糊的好像有大部隊向蜀道這邊摸來。
一團團長張鍾麟(張靈甫)不知道死活,見旅座滾下馬鞍,忙跑到跟前敬禮報告,嚇得彭進之趕緊把他拉蹲下。
張鍾麟說:“旅座,前面第一旅打響了,可能是遇到了阻擊。我們趕快衝上去,接應他們。”
彭進之氣不打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