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部分

羅榮桓上前把他扶躺下,詢問傷勢。

周毅忍著疼痛,吃力地說:“傷沒有什麼,都沒有傷到要害,彈頭都取出來了。就是仗沒有打好,部隊傷亡太大,沒臉見人。”

羅榮華說:“39團是英雄團,阻擊中央軍王牌第一旅,打的很頑強,我看打的很好。”

周毅馬上臉上就生動了許多,添了幾絲光彩,說了聲“謝謝政委!”

劉一民見周毅傷勢穩定,就放心了,說道:“39團是新組建團,打成這樣,確實不錯。給你補充的部隊已經到位,都是從各師抽來的。增加的重火力也已到位。等你傷好以後,要認真總結這次戰鬥的成敗得失,把好的做法,比如運用地雷、炸藥包的做法告訴同志們。把失誤也總結清楚,牢牢地記在心裡,比如預備隊配備不足、防線縱深不夠等。部隊傷亡這麼大,按我的脾氣,是要免你的職務,讓你在戰士們面前做檢討的。考慮到39團全體指戰員與敵浴血拼殺所立下的戰功,免職的事情就不說了,檢討也免了。但決不允許出現第二次!我的話你記住沒有?”

周毅艱難地說:“謝謝軍團長教誨!”

劉一民握了握周毅的手:“好好養傷,我等著你早日回部隊,還有重要任務等著你和39團呢!”

從周毅那裡出來,劉一民和羅榮桓挨個檢視了戰士們的傷勢,鼓勵傷員們不但要做戰場上英雄,還要做和傷痛做鬥爭的英雄,爭取早日康復。

看完紅軍傷員,劉一民和蔡中又去看了第一師的傷員。

胡宗南的傷不重,包紮後躺在那裡養傷。劉一民和羅榮桓進來的時候,胡宗南正閉著眼想心事。

羅榮桓問跟進來的陳同,胡宗南的傷勢怎麼樣。

陳同介紹情況後說,國軍傷員基本都得到了救治,不過把藥用到這些壞蛋身上有點可惜。

羅榮桓寬厚地說:“救死扶傷是我軍的一貫政策,只要能救治,就一定要救治。至於他們以前是壞蛋的事情,現在不用說。如果他們將來還是壞蛋,說明我軍的政治思想工作做的還不到家。我們還要改進工作,力爭把以前的壞蛋變成以後的好人、戰士。”

第一一六章 會師風雲(一)

看完國軍傷員,劉一民和羅榮桓又去看望了戰地醫院的醫護人員。

戰地醫院政委凌昆出身於天津的一個買辦家庭,學生時代受馬克思主義影響,成了進步學生,進入蘇區參加了紅軍。此人對金融和銀行業很有研究,在中央蘇區的時候就曾經在毛**手下工作過。由總部派到十八團後,一直在後勤處工作。本來,凌昆對醫學一竅不通,不是醫院政委的合適人選。劉一民看中了凌昆處理內政乾淨利落的手法,醫院又急需政委,就把他派到戰地醫院來了。

看了戰地醫院醫護人員的精神風貌,劉一民就知道凌昆這個政委當的很稱職。心裡暗歎可惜,等進了陝西,象凌昆、陳子虛、楊唯這幾個對經濟有研究的,必然要調整工作,這醫院還得選政委,幹部總是不夠用。看來,到了陝西,得抓緊時間讓中央恢復紅軍大學和中央黨校,大批培養幹部。

凌昆哪裡知道軍團長已經動了調整他的工作的念頭,還在認真地報告醫院建設和醫護人員思想情況。報告完,凌昆說:“軍團長,政委,要是能讓倪華醫生留下就好了,她的醫術水平很高,要是她能留下來,加上陳院長,我們就可以同時開展兩臺大手術,能挽救多少戰士的生命啊!”

羅榮桓默不作聲,他已經知道暫時是不可能留住倪華的,這姑娘已經為紅軍立功了,不能耽誤人家的學業。

一聽凌昆說起倪華,劉一民。就想起戰鬥結束了,該送倪華走了。她的家庭背景那麼複雜,在這裡又搶救了一些國軍傷員,萬一將來被哪一個返回南京的國軍軍官認出來,憑她的家世,大問題雖然不會有,但小麻煩恐怕是不可避免的。要是蔣介石知道了是她救了自己,以蔣介石的*格,很可能把她送到美國,禁止她再回來。

凌昆見軍團長和政委都不說話,。就和陳同對視了一眼,大著膽子說:“報告軍團長和政委,以倪華醫生的手術水平,我看去不去美國留學都不要緊,完全可以留下來為我們北上抗日服務。我們想請軍團長、政委和她好好談談,動員她留下來吧。”

劉一民的心情突然變得有點。煩躁,直接打斷凌昆的話:“不要再說了,人要言而有信,到廣元就送她走,快過年了,讓她回去和家人團聚吧。”說完,扭頭就走。弄得幾個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軍團長怎麼突然就走了。

回到軍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