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民和羅榮桓回到軍團部後,蔡中和馮達飛已經安排好了一切,軍團直屬部隊也已出發,只剩警衛營和軍團部的幹部們在列隊等候。

劉一民把在院子裡等著告別的吳徵、張逸程叫進屋裡,告訴他們不能去綿陽了,因為紅一、九軍團不會佔領綿陽,是圍而不取,目的是吸引敵人增援。明天晚上務必出發,到綿陽附近宿營,後天晚上向桐梓前進,在桐梓北部隱蔽宿營,大後天晚上隱蔽進入劍閣,在劍閣北部宿營,等待命令。主力戰鬥一結束,立刻和主力匯合。宿營時一定要封閉村莊,實施戒嚴,構築陣地,最少放出10裡遠的警戒哨,嚴防敵人偷襲,絕不能出現意外。萬一發現敵情,要堅守求援,主力會派部隊迅速馳援地。也可以向一軍團、九軍團求援。一句話,務必保證安全。

吳徵笑著說:“你放心走吧,要是真有敵人來,新兵團的戰士們正好派上用場。看著主力去作戰,新兵團的幹部們眼睛都快滴血了。”

劉一民和吳徵、張逸程握握手:“一路順利,我們劍閣見!”然後轉身走出屋子,看了一眼隊伍,說了聲“出發”,就上馬向城門走去。

第一0六章 涪嘉戰役(一)

涪江發源於岷山主峰雪寶頂北麓,出黃龍,由西北向東南,過平武、江油、三臺、射洪、遂寧、潼南,至合川與嘉陵江匯合。因綿陽在漢代稱涪縣,所以叫涪江。古代巴蜀以嘉陵江為分界線,嘉陵江以西稱蜀,嘉陵江以東稱巴,故涪江也稱內水、內江。

晶瑩剔透的雪山聖水一路走來,養育了涪江兩岸歷朝歷代無數生民。江油以上,山高林深,天材地寶,動物珍稀;江油一下,水運通暢,灌溉發達,人稠物豐。實屬川西壩子的米糧川。

1935年1月25日夜,在紅一、九、七軍團趁夜色掩護向綿陽挺進的時候,彭德懷指揮紅三、五軍團從遂寧開始橫渡涪江,拉開了中國工農紅軍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涪嘉戰役的序幕。

這個時候正是涪江的枯水期,江面寬度也就100多米。

由於紅三軍團佔領涪江時速度過快,完全出乎川軍預料,讓川軍來不急破壞船隻,三軍團繳獲了涪江渡口的渡船和涪江所有的航船。加上劉一民佔領成都後,劉湘懼怕部隊過於分散容易被紅軍各個擊破,下令各地守軍向要點集中,因此,遂寧對岸已無重兵把守,只有少數負責監視紅軍動向的小部隊。

涪江西岸,江邊百船待發,戰士們坐在船上緊握著槍,船頭上都架起了機槍。

紅五師師長李天佑在江邊。焦急的等待著先頭部隊的訊號,他的紅十三團先頭連已趁著夜色偷偷划船過江了。

李天佑剛滿21歲,年輕的臉上卻沒。有一絲稚氣,兩隻眼睛在黑夜裡閃閃發光,猶如猛虎一般。

在紅軍隊伍裡,李天佑以虎將。聞名。他14歲參加桂軍鋼七軍,在李明瑞部下當兵,很快就被送到共產黨人創辦的廣西南寧教導總隊當學兵,15歲時,小平同志、張雲逸同志發動百色起義,成立了紅七軍,李天佑任軍部特務連副連長、連長。紅七軍北上與紅一方面軍于都會師後,李天佑參加了第三次反圍剿和攻打贛州等一系列戰鬥,升任副團長,到紅軍幹部學校上級幹部隊學習。20歲任紅四師師長,湘江戰役時,紅五師三個團分別在新圩和光華鋪兩個主戰場抗擊桂軍,傷亡慘重。轉兵貴州後,一路行軍打仗,一路補充,特別是到四川后,兵員補充迅速,加上劉一民輸送的武器彈藥和湘軍、中央軍精銳俘虜,現在的紅五師,比長征出發前還要強壯的多。

接到紅軍總部進行涪嘉戰役的命令後,彭老總立。即命令紅五師為先頭部隊,為全軍開啟通路。李天佑迅速制定了偷渡和強渡相結合的戰鬥方案,計劃一舉突破涪江。

就在李天佑焦急等待的時候,江對岸響起了槍聲。和吶喊聲,時間不長,槍聲停止了。兩發訊號彈騰空而起,李天佑大喜,命令紅十三團立即過江。

早已在船上等候的紅十三團,馬上點起了火把,。催動船隻,向對岸劃去。江面上被火把照的通明,百船爭渡,槳聲一片,。

紅十三團過江。後,控制了要點,紅五師主力迅速過江。

見紅軍主力大舉渡江,江對岸其他渡口負責監視紅軍的川軍小部隊,哪裡還敢阻擊抵抗?只恨爹孃少生兩條腿,趁黑夜分散逃逸。

就這樣,紅三、五軍團五個主力師,分五路,利用渡船大搖大擺、從從容容渡過了涪江。

渡過江的彭德懷,回首看了一眼夜幕下寧靜的江濱小城遂寧,再看一下夜色中打著火把急進的滾滾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