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部分

山自然能看出戰略形勢轉換,恐怕就不會輕易供蔣介石驅馳了。

只是這解決馬家軍的時機需要好好琢磨,現在是停戰時期,自己不可能冒破壞停戰談判的風險去硬幹,那樣中央也不會允許。要是馬家軍主動進攻就好了,可惜那些傢伙也不是傻傻,不會輕易犯險的。

唯一的辦法是在潼關和黃河河防遲滯敵人,集中主力西進,解決馬家軍後,再揮師東返,擊退閻錫山和中央軍。

這中間一個不穩定因素就是楊虎城部,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聞風而動。對於這樣一支歷史上在抗日戰場上浴血拼殺過的部隊,自己實在是下不去手,最好是他們能接受改編。但現在看來,中央的工作做的並不成功。楊虎城部還是個變數,必須有部隊監視和牽制他。

兵到用時方恨少,真正面臨大戰的時候,才感覺自己的七軍團兵力還是不足。可笑前幾天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想著自削兵權,分割部隊呢。簡直是腦子進水!

算了,先不想了,先集中力量把屯墾和大練兵完成再說,等主席他們到了,向他們彙報一下,他們可是戰略大家,一定能幫助自己的。

想到這裡,劉一民不再思考,轉身就回去休息了。

張群這幾天過的是有滋有味。

張群此時的本職是湖北省主席,但作為蔣介石最親信的幹部之一,每當有大事時,張群總是承擔一些重要任務,比如遊說張學良易幟、負責對日談判等。所以,當蔣介石指定他負責與紅軍談判時,他沒有猶豫就接受任務了。

張群知道蔣介石的底牌,他此行北上與其說是與紅軍談判,還不如說是來拉攏閻錫山,讓閻錫山集中兵力渡河西進,與在潼關的中央軍和陝甘邊界的馬家軍一道夾擊佔領陝西的紅軍。

不過,張群也有自己的想法,內心裡對蔣介石的方略也很不以為然。對日本很瞭解的張群知道,日本人虎視眈眈,正不斷挑起事端。此時集中兵力與紅軍纏鬥,實為不智。不過,蔣介石的命令不能違背,自己只能依令行事。

好在此行不負重託,看閻錫山的樣子,已經動心。笑話,行政院長、國防部長、副總司令,哪一個職位不讓人心動啊?特別是行政院長,連委座現在都還沒當過呢,汪精衛正乾的有滋有味呢!可笑汪精衛做夢都想不到,他那邊還在神氣活現地發號施令,這邊作為交易籌碼已經將他賣了。這就是政治,讓多少男人心醉神迷的政治!

感覺大事底定的張群,心情舒暢,帶著自己的幕僚,在太原好好地享受了幾天,把晉祠等山西名勝遊覽了個遍,這才要求再次拜會閻錫山,讓閻錫山表態。

與張群的感覺不同,閻錫山此時還處於矛盾之中,手下將領的意見也不統一。大家不是不願意去打紅軍,而是被何健吃癟、薛嶽受損、胡宗南被殲的事實弄得心神不定。這要是渡河參戰,勝了皆大歡喜,那要是敗了呢?委員長家大業大,損失點人馬不算啥,可現在的晉軍不是前幾年中原大戰時候的晉軍,哪裡能損失得起麼!

再說,現在的紅軍可不是在江西被圍剿時候的樣子了,兵力比原來雄厚多了,而且又是大勝之後,士氣高昂。此時去與紅軍作戰,實在不是好時機。

可是如果這個時候不配合中央軍把紅軍打敗,讓他們在陝西站穩了腳跟,恐怕就再也沒有打敗紅軍的機會了。紅軍不是軍閥,願意固守一地,他們可是心懷天下,今天不打他們,明天他們就可能來山西發展。到時候,單憑晉軍,能不能擋住紅軍,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再說蔣介石許的條件也實在很誘人,行政院長、國防部長的職位不是隨便許人的,何況還不過問山西事務呢!至於副總司令,閻錫山不想,手下的人也不想,又不是沒幹過,那位置可有可無,有實力了啥都好說,沒實力啥都不是。

不過,蔣介石此人靠不住,他說的話從來都不算數,貴州的王家烈就是前車之鑑,搞不好他滅了紅軍之後還會趁勢進入山西。那到時候,不但好處沒撈著,反而引火上身。

張群求見的時候,正是閻錫山犯愁的時候。

一聽說張群到了,閻錫山不願失了禮數,慌忙迎了出來。兩個人寒暄不已,把臂而入,到客廳坐定。

閻錫山先問張群在太原玩的怎麼樣,飲食能習慣不能。

張群說:“太原真是個好地方,難怪當年李淵父子能從此起家,席捲天下,真的是山川形勝、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特別是晉祠,周柏漢槐、宋代彩繪、難老泉水,令人留戀忘返。幸虧現在天氣不對,若是春來的時候,恐怕自己就想常住晉祠,樂不思蜀了。至於飲食,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