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無數生靈塗炭,抗戰中也曾動搖過,而且最後堅持反共立場,追隨蔣介石去了臺灣,但閻錫山在治理山西的一些做法,在當時無疑是比較先進的。特別是閻錫山東山再起後,緩和了與蔣介石的關係,在山西勵精圖治,提出了“自強救國”、“造產救國”的口號,成立了經濟建設委員會,制定了十年建設計劃,動員軍隊修築了同蒲鐵路,建立了包括採礦、冶金、採煤、發電、機械、化工、兵器、水泥、皮革、毛紡、造紙、捲菸、火柴等輕重工業廠礦的西北實業公司,整頓了山西銀行,形成了一個資產達到2億元的龐大的官僚資本體系。
讓閻錫山睡不著覺的就是河對岸的紅軍。他想不明白,蔣介石調動了那麼多的部隊圍追堵截,怎麼就讓紅軍把陝西給佔了呢?
對於共產黨人和他們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閻錫山不陌生,早在1921年,閻錫山就聽取了旅俄商人的彙報,認為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都不對,都走向了極端,應該研究創造比較適中的社會制度,並召開會議,組織討論。蔣介石圍剿中央蘇區時,閻錫山也派了一個師參與圍剿。
現在情況變了,這圍剿來圍剿去,結果是把紅軍圍剿的佔領了陝西。這日子可怎麼過啊。
所以,過年這幾天,閻錫山哪裡都不去,除了大年初一接受了老部下的拜年外,就呆在家裡認真的研究對策。研究來研究去,閻錫山覺得紅軍想打過河來不容易,但是讓自己去陝西圍剿紅軍也萬萬不能。
話雖這麼說,但這共產黨和自己不同,那都是一群為了主義不要命的熱血青年,他們雖然口口聲聲說北上抗日,但真要來山西了,靠自己想擋住怕是很困難。可是這中央軍也不能讓進來啊。怎麼辦呢?
閻錫山苦思冥想幾天,覺得求人不如靠己,還是要在山西民眾身上想辦法。共產黨不是以土地**蠱惑人心麼?那自己是不是可以搞一個“土地村公有”來與之相抗啊?另外,全省上下都要樹立“思想防共,民眾防共,政治防共,武力防共”的意識,採取“九分政治一分軍事來防共,七分政治三分軍事來剿共”的辦法發動民眾,組建防共保衛團、主張公道團來訓練民眾,讓民眾團結起來,幫助軍隊守住山西。
於是,今天上午,閻錫山就把省政府的主要官員和軍隊的高階將領,集中到一起,耐心細緻地把自己想出來的這些辦法給詳細講了講。
宣講完後,閻錫山要求加強河防,嚴防紅軍渡河東進,對部隊又做了認真部署。
等幹部們走後,自覺得部署的天衣無縫的閻錫山,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迷著眼喝著茶,稍微休憩一會兒。
就在閻錫山自以為可以休息一下的時候,親信報告,張群來了。
閻錫山當時就想,夜貓子進門,準沒好事。果然,這張群一來,就讓閻錫山趕到左右為難。
張群先問了新年好,然後就遞上了蔣介石給閻錫山的信。
閻錫山一看,蔣介石在信中先是問百川大哥好,接著就對閻錫山這幾年在山西致力民生建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並說要將山西省定為新生活運動模範省,將山西的經驗向全國推廣。接著,蔣介石筆鋒一轉,就提起了圍剿紅軍的事情,言說劉湘不聽勸告,弄得紅匪流竄成都,佔領川北,將個天府之國弄得天怒人怨。現在紅匪又流竄陝西,荼毒陝西人民。如果不徹底消滅紅匪,紅匪必將毀我中華五千年文明道統等等。
閻錫山對這些不甘興趣,又翻開一頁,就見蔣介石寫道請百川兄務必加強黃河河防,萬萬不能讓紅匪東渡黃河侵擾山西。並要求閻錫山抽調晉軍主力,組成西征兵團,配合中央軍對陝西的圍剿。最後才是蔣介石的條件,如果閻錫山如約派兵,一是可以請閻錫山在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和國防部長、國民**軍副總司令三職中任選一職,其中副總司令一職可以兼任,不必離開山西。其他二職必須到任,不過中央不過問山西一切事務。二是可以讓晉軍再擴充一個軍。
看完蔣介石的信,閻錫山久久不能平靜,看得張群嘴角不由自主地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第一三七章 東風第一枝(五)
劉一民回到西安後,到周副主席那裡一問,中央關於土改和成立婦聯的建議的回電還沒有到,知道土改政策是個大事,*八九一定會認真思考並開會討論的,估計需要等中央到西安後才能確定。
眼下必須抓緊練兵和屯墾,各獨立師還要迅速擴紅,把部隊建制滿編。
於是,劉一民督促羅榮桓、蔡中、曾中生迅速把大練兵方案下達各部隊,督促吳徵組織部隊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