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聲心裡就格外寧靜,寧靜得一如黃昏時牽著牛兒回家的老農。
見火箭筒發威了,重機槍發威了。鬼子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曹勝利不再等待,馬上下令向正面十發齊射。
成群的迫擊炮彈、步兵炮彈掠過夜空,狠狠地砸向了驚慌失措的鬼子步兵群中。雖然都是小口徑炮,殺傷力有限,但勝在數量多,就是一百多顆手榴彈一起落下也不得了,何況是迫擊炮彈、步兵炮彈呢?
這個時候正是鬼子大部隊蜂擁而至的時候,各路日軍爭先恐後地湧向正在激戰的新壘頭地區,雖然先到的部隊已經遭到打擊,但大部隊作戰,慣性作用很大,絕不是說停止就能停止的。曹勝利的跑群打的就是鬼子隊伍的中間,目的就是要把鬼子中心部位的部隊打亂、打炸營,阻止鬼子的慣性衝擊。這種打法那是多年征戰積累的經驗,不是剛出軍校的畢業生們能夠自如把握的。
果然,成群的炮彈驚醒了正急匆匆奔向滄石路的鬼子步兵群,媽呀,原來前面有強大的火力網!不少鬼子都停止了奔跑的腳步,選擇了就地臥倒。
炮擊戰果如何,曹勝利顧不上去統計。也無法統計,只是指揮著跑群不停地炮擊,打完正面打東北方向,打完東北方向打正東,然後是西北、正西。不過,因為時間關係,接下來的炮擊都是每炮五發炮彈。
重機槍在延伸射擊,炮群在延伸射擊,在巨大的傷亡和強大的火力面前,猖狂的鬼子終於支援不住了,開始屁股向後開路的幹活。
曹勝利一見時機成熟,命令炮群轉向,對著鬼子撤退方向,又是十發急促射。
炮彈掠過夜空發出的尖利的聲音和炮彈落地的爆炸聲,加上重機槍低沉的吼聲,構成了一曲來自地獄的勾魂索命的逍遙仙樂,鬼子兵們重兵圍剿冀中、肆意殺人放火時的驕橫、殘暴的心態瞬間就被恐懼所取代,只恨爺孃少生兩條腿,短短的羅圈腿不停地邁動,朝著來路倉惶奔逃。
看看鬼子退下去了,王南湖馬上命令部隊停止射擊,騎兵營斷後,主力向辛集快速轉移。
正常情況下此時應該吹響衝鋒號,趁勢掩殺鬼子。但王南湖知道,鬼子兵力太過雄厚,自己兩個團加上旅直部隊也就幾千人,一旦衝鋒掩殺,就會暴露實力,鬼子緩過神來。就會包自己的餃子。等鬼子的重炮再一上來,那馬上就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的買賣,不要說先前的戰果了,馬上就要面臨滅頂之災。因此,趁鬼子撤退,王南湖果斷下令部隊轉移。
指揮冀中圍剿的是第二十三師團師團長小松原道太郎中將。
小松原道太郎是日本神奈川縣人,先後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擔任過日本駐蘇聯大使館武官輔佐官、附武官、參謀本部歐美科俄羅斯課課長、參謀本部附、步兵第57聯隊長、參謀本部特務機關長、步兵第八旅團旅團長、近衛步兵第一旅團旅團長、第二獨立守備隊司令官等職務,是一個精通日語、漢語、俄語三國語言、對陰謀詭計非常熟悉的傢伙。
按理說,圍剿冀中的部隊應該由華北方面軍派出指揮官統一指揮,不過日軍有個規矩,同樣級別的部隊協同作戰時,由資歷最高的指揮官統一指揮,也就是論資排輩。二十四師團師團長黑巖義勝中將和小松原道太郎中將是陸軍士官學校同期同學,但他任少將的時間比小松原道太郎中將晚了3年,所以,小松原道太郎中將就當仁不讓地當上了指揮5萬大軍的指揮官。
冀中大圍剿開始一來,小松原道太郎中將忠實執行華北方面軍的作戰計劃,實行鐵壁合圍,經過幾天幾夜的圍剿,基本上達到了戰役目的,冀中的抵抗勢力被掃蕩的乾乾淨淨。眼看就要最後一鼓成擒了,沒有想到發生突然變故。不但讓那些已經潰不成軍的冀中抵抗勢力逃之夭夭,皇軍還遭受了重大損失。特別丟臉的是,皇軍竟然發生潰敗,爭相逃命!丟人!真是把天皇陛下的臉都丟盡了。
惱羞成怒的小松原道太郎中將命令機槍向潰兵射擊,又親自拔出指揮刀連劈七個逃下來的潰兵,才算穩住了陣腳。
各部隊整理部隊、做進攻準備的時候,小松原道太郎中將發電報命令德石線守軍務必固守陣地,一定將逃向德石線的支那部隊擋住。接著命令命令二十三師團、二十四師團、獨立混成第五旅團、住屯軍獨立旅團的所有炮兵,集中轟炸新壘頭地段滄石路的中國軍隊的阻擊陣地。然後,小松原道太郎中將給寺內壽一大將發報,報告在滄石路新壘頭地段最後合圍冀中所有抵抗力量的時候。突然遭遇裝備精良的支那部隊阻擊,不但救走了冀中被圍部隊,還給皇軍造成了重大損失。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