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報唸完了,全場一片靜寂。
半晌,彭總說道:“想不到,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西延整訓的時候,他們只有1000多條槍啊,現在竟然上繳這麼多武器彈藥。劉一民,好樣的!18團,英雄!這是我3軍團的部隊,我3軍團理應前去迎接並護送物資回總部,我馬上回去安排。”說完轉身就走。
周副主席說:“德懷同志,不要急麼,商量一下再說麼。”
彭總說:“那邊已經出發了,我得趕緊走,時間緊啊。怎麼,莫非周副主席不相信我三軍團的戰鬥力,怕保護不了物資?”
不等周副主席回答,一軍團林彪軍團長就慢聲細語地說:“彭軍團長,等一等麼,三軍團到黎平時間短,許多戰士恐怕還沒有吃飯呢。這樣,你出一個團,我讓二師出個團,歸你領導,我和你一起去迎接這支英雄部隊。”
五軍團長董振堂甕聲甕氣地說:“劉一民原是我34師的尖兵連長,蔡中原是我34師政治部主任,我帶101團和你們一起去。”
九軍團長羅炳輝說:“劉一民這臭小子,竟敢編排我,說我讓陶廣俘虜了。我必須親自帶一個團去找蔡中討個公道。”
看著幾個軍團長爭的不亦樂乎,幾個中央領導都笑了。博古說:“老毛,你看應該怎麼辦?”
毛主席笑笑說:“你們幾個都搶著去,估計一是想多分點物資軍火,二是看上那4000湘軍精銳。是不是啊?”
幾個軍團長都不好意思,但是沒人說話。
毛主席又說:“我知道,長征以來各部隊損失都很大,又得不到補充。就是補充一些新兵,短期內也只是湊人數。我看這樣,五軍團由於34師回來了,在湘江邊也得到了一定補充,人就不要要了,炮也不要要了,輕武器、彈藥和物資優先補充。三軍團湘江損失過半,現在雖然18團回來了,但是調歸軍委直屬,給3軍團補充2000人。九軍團新兵多,一軍團損失也大,各補充1000。先說好了,這些俘虜只所以願意參加紅軍,是因為劉一民搞了個談心、訴苦活動,總政治部有他們的報告,印發各軍團參考。如果你們的思想工作跟不上,這些俘虜會不會發生變化、變成逃兵可是很難說的。”
幾個軍團長几乎異口同聲地說:“我們不怕。”
毛主席接著說:“好,有你們這句話就行。至於重武器,山炮歸軍委炮兵營集中使用。迫擊炮一、三、九各8門,12挺重機槍各4挺。100挺輕機槍一、三、五、九軍團和幹部團各20挺。其它物資由中央縱隊負責,統一分配,優先滿足作戰部隊需要。至於誰去帶隊迎接,我看四個主力軍團的首長們都不要去了,我們需要研究一下現在的敵情動態和我軍的行動方略。建議派陳雲同志、羅榮桓同志和六師師長曹裡懷同志帶隊,四個軍團各去一個團。路上如遇敵情,軍事上由曹裡懷同志負責。你們看怎麼樣。”
幾個軍團長互相看了看都說沒意見。
毛主席說:“沒意見的話,博古同志、恩來同志,是不是請朱老總下命令啊?”
第四十五章 餘韻(五)
劉一民知道,他們送去的物資和新兵對紅軍主力來說,用雪中送炭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但是他沒有想到,幾個軍團長會搶著要帶隊迎接,如果知道的話,估計劉一民就會讓蔡中在菁蕪州坐鎮整訓,自己率隊直接護送到總部去了。畢竟蔡中是老紅軍了,大部分首長都熟悉,而劉一民參加紅軍時間短,大部分首長只是在後世研究軍史的時候才瞭解一點,內心深處是非常盼望結識這些先輩英烈和帥星將星的。
送走蔡中後,劉一民喊來了狙擊排長王同生,詢問上次交代的在槍上加裝望遠鏡的事情。
王同生報告說,在通道的時候沒有那麼多望遠鏡,只來得及裝了一枝槍,效果還不錯。小水戰鬥第三次伏擊時,他用這枝槍打中了約600米遠的敵輜重營的一個軍官。
劉一民一聽大喜,叫他現在就去把全排的槍全部加裝望遠鏡。
王同生為難地說,他下午已經領著戰士們轉了一圈了,菁蕪州沒有工具,強行搞的話,會把望遠鏡和槍都搞壞的。
劉一民馬上命令他帶上全排去找騎兵連長鬍老虎,騎上騎兵連多餘的戰馬,由騎兵連負責保護,馬上返回通道縣城,找到那個幫他改裝的工匠,連夜幹,力爭把全排的槍全部加裝望遠鏡。有可能的話,多裝一些,狙擊排馬上就要擴大的。
王同生轉身走的時候,劉一民又喊住了他,說要是他能把那個工匠和他的工具都弄來的話,劉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