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而著稱。普利斯特利的學術著作後來受到克·阿·季米里亞捷夫的高度評價。伊拉司馬斯同地質學家黑頓、著名的美國人本傑明·富蘭克林以及盧梭都有書信來往。他同達爾文的外公喬賽亞·韋季武德——藝術瓷器的發明者關係也十分密切。
一七七七年,伊拉司馬斯對植物學特別感興趣,並且建立了(三人一起!)專門的利奇菲爾德植物學協會,該協會專門翻譯林納的著作《植物的系統》和《植物的分科》。在這個時期,伊拉司馬斯在利奇菲爾德郊區買下一小塊土地闢作植物園。由於這種興致,他開始寫他的第一部敘事詩。直到晚年他才開始發表這些詩。
最初發表的是敘事詩《植物園》的第二集,標題是《植物之愛》,後來發表第一集《植物經濟》。兩集詩都博得了讀者的好評。這完全是一種獨特的詩種——它把古典的,對韋季武德的瓷製品來說也很有特色的古希臘羅馬的形象(愛羅斯神、赫刺克勒斯神、山林水澤女神、繆斯神、古希臘羅馬女神),以及後來的英國民間文學中諸如地精等的形象同一些嶄新的科學概念,同含有唯物主義哲學味道的思想,同反映當代技術進步的成果結合起來。在註釋中,處處都有這位廣學博識的智者的科學評論。這些都引起讀者莫大的興趣,而對以後技術成就的預言使我們當代人也都深感震驚,請看下面幾行詩:不可戰勝的蒸汽啊,不久,你的手將把慢悠悠的帆船或快速的馬車拉向遠方,或用展開的雙翼載著飛行馬車穿過空域。
一批批乘客儀表堂堂衣著華麗滿懷勝利俯身向下,揮動手帕頻頻告別漸漸遠去。
或是那隊隊殺氣騰騰的部隊使觀戰的人群無比畏懼,在滾滾烏雲籠罩下,兩軍廝殺撼天動地。
在敘事詩第一集裡,詩人描寫在“原始之火女神”參與下創造宇宙的情況。而作者在敘事詩第一首詩歌的註釋裡寫道:“各世紀的哲學家們在一步一步考察小百靈鳥從卵開始進化或者植物從種子開始進化,然後經過一系列階段達到它們的比較完善的狀態或者成熟期時,大概都曾設想,偉大的世界本身同樣也有它自己的童年和達到成熟的漸進過程。看來,這就為愛羅斯神,亦即聖愛之神,從漂浮在混沌之中的夜神卵狀物中,創造出世界來的這個非常美好的寓意奠定了基礎”。
接下去,他在以後的一些詩歌裡,以相當近似模仿布豐的《自然界各時期》一書的手法,描述離開了太陽的地球逐漸發展的過程及其部分歷史。他在描述地面上的江河湖海的活動情況時,也提到了古生海洋菊石亞納,並且問道,它們是在大陸上升的時候消失掉的呢,還是由於它們敵人威力的不斷強大而滅絕的呢?或許,它們在無法達到的海洋深處還依然生存著呢?最後,抑或是某些動物在改變了自己的形態以後,而變成了一些新種吧?
在上面提到的註釋裡,他還以動物的退化器官為例,作為說明物種變態的論據。植物無花葯的雄蕊和無柱頭的花柱就是如此,蒼蠅的楫翅——退化的翼器官、男人的乳頭也是如此,豬的兩隻腳爪上的兩個不起作用的趾也是如此。當然,這個思想他可以從布豐那裡照搬過來,布豐在研究退化器官的時候(而且他也同樣舉出了豬腳爪上多餘的趾這個例子),也引證了這些器官,也駁斥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思想和追求宗教目的的思想。
伊拉司馬斯·達爾文與我們在上面談到的、當時廣泛流行的以神學觀點對自然現象的闡述相反,尤其是在為他的敘事詩加的註釋中,力求找出自然界各種現象的“自然原因”。
敘事詩第二集描述“植物之愛”,與詩文並列的也有自然歷史性質的註釋。
在這些註釋裡指出,含羞草對碰觸和光的感覺特別靈敏,屬於雜性花單子葉植物。
在為敘事詩《植物園》作的註釋裡,記敘了對植物的適應能力作的許多有趣的觀察,植物的這些適應能力後來又受到伊拉司馬斯的著名的孫子的極大注意。例如,詩中寫道,植物以分泌出的蠟和膠禦寒和防潮,而以分泌的揮發性油質和毒汁來防昆蟲和其他動物的侵害。伊拉司馬斯·達爾文說:“有許多植物象許多動物一樣,都配備有‘手’以自衛,即薔薇和伏牛花以及山楂屬植物上長的刺,或者蕁麻上的毒刺。”許多植物如果沒有這種防禦物,大概早就被動物吃光了。冬青屬上的刺只長到八英尺的高度上,再往上葉子就是光滑的,這些植物好象“知道”,馬和牛都夠不著它頂端的枝條。
伊拉司馬斯·達爾文在充滿擬人法比喻的註釋裡指出,食蟲植物的捕蠅草的令人驚異的器官,它長著啪地一下就把昆蟲關起來的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