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猶太人要記住這些不公,那麼我們早已在仇恨中化為灰燼。”
楚風微微點了點頭。
亞伯拉罕突然抬頭看著楚風,眼神中多了幾分熱切幾分崇敬:“相形之下,是您,是華夏,給了我們自由和平等,全世界只有開封藍帽回回建立的猶太教堂,從未因為歧視而被摧毀,也只有在您的治下,佛教徒、穆斯林、基督徒、猶太教徒和印度教徒能和平相處,泉州城中各種宗教的寺廟同時共存。
所以,即使偉大的皇帝剝奪了我的公民權,我也只能感謝您,至少給了我五年的時間,讓我體會到身為大漢公民的幸福與榮耀!”
楚風笑了,他朝亞伯拉罕招招手,於是後者猶豫著上前幾步,隨著楚風的動作把目光投在了書桌那幅地圖上。
耶路撒冷、戈蘭高地、約旦河流域……這些熟悉的地名,是每一個猶太人魂牽夢繞的故國。即使亞伯拉罕加入了漢籍,這也是他祖先生活的地方。
猶太人的祖先名字叫雅各,雅各是以撒的兒子、亞伯拉罕(猶太祖先,後不少人取這名字)的孫子,後來改名叫以色列,意思是“與神角力者”,而且因為他在和神搏鬥的時候傷了腿筋,所以猶太人在宰殺動物時都要把腿筋挑出來丟棄。
雅各生有十二個兒子,由於約瑟的關係,在七個荒年的第二年遷移到埃及,受到當時統治埃及的西克索斯人的優待,居住在尼羅河下游,轉變為農業民族。西克索人被努比亞人暴動趕出埃及後,以色列人的地位急劇下降,淪為埃及人的奴隸,他們在摩西的帶領下逃出埃及,逃回耶路撒冷一帶定居,並在《一千零一夜》中出鏡率頗高的那位所羅門王領導下,日漸興盛。
不過,和神話傳說中勇鬥惡魔、智慧超群,幾乎是千古一帝的形象相反,所羅門統治下的猶太國其實孱弱得很,人口少而幅員小。也就是大國眼中的小菜一碟,何況所羅門死後猶太國還發生了分裂,變成北部的以色列和南部的猶大國。
以色列王國不久即被亞述人消滅,猶大王國尚堅持了幾百年,後來也終於被巴比倫帝國攻佔。人民被虜到巴比倫成為奴隸。波斯帝國消滅巴比倫後。猶太人被允許回猶太區,重建耶路撒冷聖殿,後來相繼淪為希臘和羅馬帝國的屬民。
苦難中好不容易出個“救世主”耶穌,又被羅馬總督釘死在十字架上面,猶太人爆發了起義,可哪兒是凱撒和奧古斯都這群大牛人的對手?羅馬軍團打猶太人就像拳王泰森單挑潘長江,結果不言而喻。
聖殿被拆毀剩下哭牆這一小截兒。猶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這群流浪漢走到哪兒都免不了被欺負,所以真真是做夢都想回祖先居住的耶路撒冷。
當亞伯拉罕注意到楚風用鉛筆在地圖上畫的那個範圍之後,他的心臟就不由自主的怦怦亂跳起來,花白的山羊鬍子也上下顫抖著。
楚風饒有興致的觀察著亞伯拉罕的反應,手指頭在地圖上指指點點:“從約旦河流域、加沙到戈蘭高地,瀕臨地中海的這一片地區,你們猶太人叫它什麼?”
“應許之地!”
亞伯拉罕口中的應許之地,就是指猶太教經典記載,耶和華上帝應許給猶太人的“流著奶和蜜之地”,傳說猶太人在神的帶領下逃出埃及、並在曠野漂流四十年之後終於到達。
楚風目光炯炯的看著亞伯拉罕,一語石破天驚:“除了答應給羅馬教廷,以交換免除所有漢商什一稅的聖城耶路撒冷,這塊應許之地,我都送給你!”
亞伯拉罕只覺得眼前一黑、雙腿一軟,不由自主的就朝地上癱倒,幸好他雙手還撐在鋪著地圖的書桌上,這才沒有出個大洋相。
楚風像誘騙小紅帽的狼外婆,又像和浮士德做交易的魔鬼,他的話每一個字都如同炮彈一樣射進了亞伯拉罕的心臟,擊得他張口結舌、思維凝固:“現在知道我為什麼要讓你放棄漢籍了吧?因為你將成為大漢的藩屬國王,新以色列的開國之君!”
似乎對亞伯拉罕的震驚早有預料,楚風端起茶杯喝了口熱熱的香茶,慢慢踱到窗邊觀賞花園裡的景色,只留下亞伯拉罕獨自待在書桌旁邊。
半晌,傳來一聲彷彿跨越了千年時光的悠長嘆息,楚風回頭,只見亞伯拉罕鄭重其事的解下了腰間的小圓鋼筒,小心翼翼的撫摸數次,才珍而重之的雙手奉上:“亞伯拉罕以歷代先祖之名立誓,生生世世永為大漢藩屬!”
楚風接過了代表大漢公民身份的護照,見亞伯拉罕一雙老眼熱淚滾滾,又笑著半開玩笑半認真的道:“聽說基督耶穌當年是被猶太人出賣的,希望將來你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