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高低貴賤的個體,受到一視同仁的招待。
鋼鐵製造的頭盔,在從數十米高度掉下的大石頭面前,就跟紙糊的沒有任何區別,石塊輕而易舉的砸穿了鐵盔,砸穿了顱骨,把頭皮和頭髮一塊兒塞進腦漿裡,再把混成一團的粉紅色東西四下拋散。
被擊中的蒙古兵,頭顱似乎瞬間就消失不見了,只剩下扭曲的身體,連哼都不哼一聲,就像個空了的布口袋一樣軟軟睡倒,永遠倒在了他們希望征服的土地上。
即使僥倖逃過了七稍炮的大面積打擊,迎接這些幸運兒的,還有城上精準的床子弩和神臂弓。
飛蝗一般的羽箭紛紛落下,士兵們絕望的閉上了眼睛……
“我操,又失敗了!”大漢奸汪良臣記不得這是多少次失敗了,一百次,還是兩百次?他猛的一拳砸到身旁的老黃果樹上,不料正中一塊樹疤,磕得他呲牙咧嘴。
四川的樹,對侵略者也不會客氣。
第361章 人為自戰
釣魚城中,合州安撫使王立慰問著激戰之後的將士。
大宋最後一個皇帝,已在兩年之前退位,命令他們在此堅守的大宋,早已宣告滅亡,但人們依然在此堅守。
兩淮制置大使李庭芝苦戰揚州,臨安失陷後,更北方更靠近蒙古敵人的揚州還在堅持,被俘的謝太后送來命令投降的書信:“先前曾詔卿納款投降,很久沒有聽到答覆,難道是不理解我的意思,還是想捍衛邊疆呢?現在我與皇帝都已臣服,卿尚為誰守之?”
李庭芝西向開封歷代皇陵跪拜,然後南面臨安方向再拜,對勸降使者大哭道:“自古以來,我只聽說皇帝命令臣子抵抗外敵的,沒有聽說過朝廷下令將軍投降的。謝太后若是下令出兵作戰驅除韃虜,臣自當奉詔;如今命我投降,卻不得不抗旨不遵了。”
李庭芝以生命,兌現了自己對華夏民族的忠誠,從那以後,揚州、潮州、興化、瑞安、同安、釣魚城等等等等的堅守,就不再是為了一家一姓的皇帝、朝廷,而是為了民族和華夏文明的存繼。
對釣魚城軍民來說,還有另。外一種不得不戰的悲愴:且不說蒙哥汗是在城下殞命,臨死前發誓“繼位的汗呵,必當替我攻下這釣魚城,殺盡城中漢人呵,將城磚錘成碎片!”就是現在城下作戰的東西兩川行軍元帥府所屬元軍,也是從三代之前就開始和四川人民作戰,結下了血海深仇,指揮他們的都元帥汪良臣,就有嫡親哥哥汪德臣死在攻城作戰之中,不屠城他們必定誓不罷休!
為了生存,釣魚城必須戰!
能戰勝嗎?這個問題,要由守城軍民來回答。
王立審視著自己的部下,從各方。面來看,釣魚城守軍都算不上一支強大的軍隊,他們身材不像蒙古武士那樣粗壯有力,他們的武器算不上精良,他們中的不少人,甚至還穿著四川特有的楠竹板製成的簡陋盔甲,就連他們的精神面貌,也算不上多麼奮發昂揚,準確的說,是漠然到了麻木的程度。
但王立知道,如果用勇敢兩個。字來形容自己的部下,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侮辱,因為他們從祖輩、從曾祖祖高祖祖輩開始,就和不斷南侵的金人、蒙古人作戰,戰爭對於他們來說,就跟吃飯睡覺沒有任何區別,你能用勇敢或者怯懦,來形容每天的吃飯睡覺嗎?
他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此時,任何安慰和激勵的語言,都是對這群無畏戰。士的褻瀆,所以王立緊緊的抿著嘴唇,伸出右手,在每一位士兵的肩頭,用力的按上一按,一切盡在不言中。
沒有喧譁、沒有嬉鬧,甚至沒有大戰得勝之後的歡。呼——有什麼值得慶祝呢?釣魚城在過去的三十八年中,承受這樣的攻擊,不曉得有五百次,還是一千次了,將士們的爺爺守在這裡,父親守在這裡,現在他們自己守在這裡,擊退敵人的進攻,只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就和太陽每天東昇西落一樣。
他們默默的整理兵甲,給傷員包紮傷口,裝殮安。葬逝去的戰友,所有人都忙著手頭的事情,整座釣魚城一片肅靜。
忽然,王立聽到有人從喉嚨裡發出嗬嗬的聲音。
釣魚城的兵,受。傷了只會咬緊牙關一聲不吭,再重的傷勢,對打了三十八年仗的他們而言,都只算擦破皮罷了,不到了死亡的最後關頭,不到了神志不清的彌留之際,是絕對不會吭聲的。
王立知道,這又是一位老兵,即將離開這座用生命守護的城市了。
他循著聲音,走到了一株大黃果樹下,那兒的一群士兵正圍著傷者,和他作最後的告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