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9部分

一直掌握著比較詳細的資料。但是對於這個計劃,華飛卻並沒有多少想法。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崛起之路上,需要德國的強大為輔助。德國的強大不僅會讓中國在國際上得到一個可以藉助的臨時同盟,也能轉移各國對於中國實力增長的關注,減少崛起路上的壓力和各國對東方的壓制。

當然,在傾力解決國內的財政危機情況下,華飛不僅推遲了東北的軍事計劃,連臺灣的戰事也放緩了。關於道威斯計劃,華飛也派出了代表與會,雖然中國免除了德國的賠款,但是在這個計劃中,美國用貸款的方式獲得了大量的商業利益,華飛的願望就是企圖分上一杯羹,哪怕是很小的一份份額。

臺灣,日本雖然剛剛經歷大地震的衝擊,又遭遇十萬陸軍沉船大海的陣痛,但中國政府積累的財政危機爆發,無疑令他們鬆了一口氣。在軍方的狂熱催動下,日本繼續開始對臺灣的援兵計劃,並打出傾全國之力保衛臺灣,保衛大和民族南下的生命通道的口號。只是他們不再像之前那樣冒險,而是用強大的海軍艦隊,分批護送陸軍去臺灣。只是由於兵力開始吃緊,這次派出的總兵力只有三萬,而且二萬人還是朝鮮偽軍。

同時,日本聯合艦隊另一部分主力戰艦放棄對臺灣海峽的封鎖,而是不斷向海峽佈雷,採用中國類似的水雷戰,達到徹底封鎖海峽航道和中國海路補給線的目的。此外,擁有強大火力的戰艦則在沿海城市附近幫助守城陸軍,增加火炮火力,阻止國防軍的進攻!

而且失去航母的艦載機支援後,日本軍方在先島諸島修建了大量的臨時機場,日本空軍的偵察機透過臺灣的部分機場,終於把整個臺灣附近空域全部納入偵查範圍。甚至他們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也陸續增加,逐漸對缺乏戰鬥機支援護航的海峽空中運輸走廊構成威脅,並對臺灣本島的國防軍戰士造成不小的困擾。

國防軍先後組織數次規模攻擊,但是在失去突襲的效應後,加上得到海上海軍強有力的炮火支援,並且攻打的都是日本在北部經營多年的重點要塞,戰果非常不明顯。

在一邊應付財政改革方案的同時,華飛還在討論商議著臺灣的戰事。無論是誰看來,戰事越早結束對於當前的局面來說就越有利,付出的軍費消耗就會越小。但是由於種種變故,佔據陷入了目前的這種僵局,如果不採取有力的措施,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形勢。

目前軍方有兩種意見,一是以目前臺灣已登入的兵力,不計代價和損失,強行攻擊,殲滅參與日軍,再用岸防炮對海上的日軍還擊。當初登陸的國防軍將士約有三個軍十多萬將士,但經過數次大的戰鬥消耗後,目前的戰鬥兵員僅剩九萬餘人。而原本的臺灣日本守軍已不足三萬人,加上後來增援的三萬人,兵力勉強能有六萬人。在兵力上,國防軍略佔優勢,但可投入攻擊的兵力不多,勉強能有七萬之數,雙方旗鼓相當。

雖然國防軍可以憑藉他們善戰,善打硬仗的優勢,但在火力,尤其是重灌火力完全不佔據優勢的前提下,優勢的空軍又不能給予有利的支援。適合強攻的坦克不僅不適合臺灣的地形,大多數可用的坦克都部署在北方一線,根本抽調不出來多少數量。

所以如果實施這第一個計劃,可以預見,國防軍即使可以打下臺灣,付出的代價和損失,必然完全超過人的承受力。九萬可戰將士,最後能剩下個三四萬,已經算是萬幸之萬幸了。

第二個方案,就是繼續調集優勢兵力,想盡一切辦法增援臺灣。重點是增加重炮等火力裝備。必須調集戰鬥機和轟炸機,重建在臺灣上空的空中優勢,威懾海面的日本軍艦,並適時發動總攻,以較小的代價,全面拿下臺灣。

第二種方案或許是最佳的方案,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由此投入的軍事力量必然大幅度增加,而軍事預算也必然大幅度增加。這對於當前非常緊張的財政支出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況且調動重灌武器和飛機,也不是說說這樣簡單。一條看似並不寬闊的臺灣海峽,讓戰無不勝的國防軍,面臨著建軍以來最大的困擾和挑戰。

為此,有人甚至提出從臺灣撤軍,先東北而後圖臺灣。當然,這個建議被無情地忽視。聲東擊西不僅是一種戰術,他更是一種戰略上的選擇。如果臺灣在日方控制下,東北的大戰必然會讓國防軍在戰略環境下處於極為被動的局面。這對日方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也是他們為什麼不惜如此代價,竭力維護臺灣的控制權的緣由。

國防軍在臺灣戰事上的久拖不決,卻愁壞了東南亞乃至全球的華人華僑們。相對於國內的部分民眾來說,他們對於一個國家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