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0部分

使是國外,號外聲也叫的格外響亮。那些還在準備著早餐的洋人們紛紛把頭伸出窗戶,然後叫來一份報紙。

此外,尼古拉二世的府邸,法國總理的總理府,英國首相府,德國總理府,美國總統府……等等紛紛迎來不平靜的清晨,送到相關當權者手中的緊急電文無不是看的他們一跳,第一個反應就是。中國不是重兵集結在東北嗎?為何突然攻打臺灣?厲害!好高明的一招轉移視線啊,不僅把日本人騙了,連我們也被騙了,戰爭結果如何?基本成定局?這麼快?怎麼可能?命令軍方和情報機構,加強情報的偵查和核實。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話,那麼我們在中國的情報力量還必須要加強,對於中國國防軍的力量評估,也得重新作出計算了。幾個小時而已?已經基本平定?把這個題目交給軍方,看看我們國家的哪支軍隊可以做到!

出現在國外情報機構上的有些訊息顯然誇大,例如基本成定局的結論。不過就登陸海島戰來說,成功的登陸就是戰爭勝利的一半。從這點來說,倒也不算結論多麼離譜。不過各國情報機構也的確無法再獲取更多的詳細情報,因為過於關注東北佔據,各國大部分的情報精英人員大都集中在東北這個方向。

此外,在這次戰鬥中,國防軍還第一次嘗試了電子戰。當總攻發動後,靠近臺灣的一些電子干擾船上,大功率的無線電波壓制干擾裝置正是出自尼古拉特斯拉研究小組的手筆,這種超前的作戰理念不僅讓日軍的無線電波聯絡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那些民用的無線電臺更是幾乎與外界失去聯絡,即使偶爾可以聯絡上,也很快被幹擾了。電子戰的第一次出現,就發揮了強大的資訊戰優勢,並引領促進戰爭的程序和戰法的創新。

臺灣的日軍本來就不多,大部分兵力都還集中在西海岸以提防可能的登陸戰。所以登陸戰一結束,剩下的日軍已經不足懼。對於國防軍來說最大的考驗就是與疲勞作戰,與時間賽跑,迅速拿下臺灣大部分重鎮,並立即休息做好準備,應對日軍隨時有可能發起的兇狠的反撲。

在昨晚總攻發動的同時,一直在臺灣活動的游擊隊可早就收到了訊息。當年馮梓松率領一部分國防軍將士來到千里之外的臺灣,一呆就是這麼多年。這些年來,馮梓松已由一名英俊瀟灑的國防軍軍官變成鬍鬚滿面,頭髮茬子凌亂的山匪般的存在。如果不是心中不斷地提醒著他仍是國防軍,如果不是後來獲得一部時好時壞,但是總算與秘密部門聯絡上的電臺的存在,馮梓松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堅持到今天,不知道他是否能扛過日軍對他背叛的宣傳心理攻勢。

當年的游擊隊活動一度遭受沉重的打擊,馮梓松他們堅信的努力付水東流。後來與國防軍總部聯絡上後,總部命令他們改變策略,暗中發展力量為主,向農村和遠離城鎮的地方滲透,擴大影響和武裝,不與日軍正面交鋒等等。

馮梓松幾年來恪守命令,低調發展。直到昨天晚上收到絕密電報,馮梓鬆開心的差點沒忍住率領游擊隊衝出大山,直攻縣城。但是他沒有這麼做,命令告訴他必須暫時保密。

看著鬍子拉碴,頭髮凌亂,馮梓松幾乎都認不出鏡子中的那人還是自己。幾分鐘的失神後,馮梓松站起精神煥發,大喊道,“來人,傳我命令,山上的所有隊員,立即刮掉鬍子,全部剃光頭。等天一亮,全部隨我下山。弟兄們,我們戰鬥的時刻,要到了!”

302 海軍俯衝轟炸機

誰都不清楚馮梓松為什麼突然下達這個命令。但是眾人還是不得不在依依不捨中,與他們非常野性犀利的鬚髮造型告別,因為馮梓松的命令很簡單,只要發現誰還留著頭髮和鬍鬚,一律留在山中,不準出山。

雖然身上沒穿軍裝,雖然手上的武器五花八門,但馮梓松一直認為他們都是軍人,並以此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只是現實的困境讓很多方面都做不到在國防軍時的那樣細緻,剃髮理鬍子不僅條件不具備,時間也來不及啊。但總不能讓他的游擊隊以這幅面貌出去見他的老戰友,去見總司令吧。無奈之下,馮梓松乾脆命令剃光頭,剃幹鬍子,省的麻煩。雖然光禿禿一片在叢林中穿行可要遭受點小罪,但總比蓬頭垢面,以一副乞丐的行頭出去見人強吧。

當年隨馮梓松來到臺灣的核心國防軍士兵已經殘存不多,大多數都已獨領一部,在山區四處躲藏打游擊,既能互為犄角,又能避免行蹤被發現。從而被日軍一鍋端的風險。

如今追隨馮梓松的大多數年輕人都是臺灣本地人,不少人都是因為與日軍有著仇恨而加入游擊隊,但不少人卻純粹是仰慕游擊隊在臺灣的威名,為了臺灣不被日本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