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反應快的記者迅速抓拍下這一幕,在照片上,華飛那高大挺拔的身影已完成九十度,向著一名有些不知所措的記者彎腰鞠躬。一位是一個大國的總統,一位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記者,任誰第一眼看見這張照片,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實。可當人們看到照片下的附註時,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沉默,繼而心中湧出無數難言的滋味。
當時的廣播播音員在看見前方傳回來的字碼後,幾乎懷疑弄錯了,一再求證,甚至都忘記了播音。而守在廣播處的百姓們也著急起來,有人甚至大喊起來,到底怎麼了。到底在做什麼,華總統到底做什麼了?會不會把那名小記者抓起來?把他槍斃?
可當播音員姍姍來遲的聲音響起後,所有聽眾的反應幾乎沒有兩樣。人們發現霎那間的語言竟然變得無比貧乏起來,除了問播音員是不是搞錯了外,根本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就是這張帶給無數國人巨大心靈震撼的照片,讓世人迷惑地解讀了許多年。人們都在猜測這個鞠躬的含義,是因為放棄香港的愧疚?還是一種沉默的無奈,抑或僅僅無法,不能回答那名記者的問題。
許多年後,當真相揭曉,當初的那名記者在接受一家電視臺採訪時這般說道,在華總統看向他的雙眼時,他就完全停止了思考。如果不是那張照片,他甚至都不知道華總統做了什麼。只是在華總統離開後,他就相信,毫無理由地相信,總統沒有忘記香港,總統沒有忘記任何一位炎黃子孫!
而那張後世流傳極廣的照片,更是被印在中小學的教科書課本上。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給出了這樣的一個評論,這是一個民族新生轉折的歷史性證明,這是一個新**時代開端的分界線。
不管歷史賦予這個鞠躬多少意義,在華飛離開後,人們關注的焦點還不在中英之間,而是既然中國做出如此可以說非常強硬的表態後,日本,究竟會不會重回談判桌?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你轉身離去的時候,我們就永遠不能再回頭!這句帶點悲傷的戀人之間的話語,此刻用在中日之間的關係上,或許還有點那麼味道。當中國召回談判代表團的時候,無論是南京,還是日本政府,都非常清楚,短時期內,想要依靠談判,是根本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在華飛出席的新聞釋出會結束的當天下午,國防軍軍方釋出一份宣告,在這份宣告中,國防軍嚴重警告日本政府,不要誤以為政府的談判就代表著軍隊的軟弱,如果日本在錯誤的道路上死不回頭,那麼等待日本人的結局,就是血與火!就是死亡和死亡!
在這份宣告的最後,國防軍嚴肅地道,如今的中國已經覺醒,那種妄圖用戰爭從我們這裡獲取豐厚利益的時代,已經永遠成為過去。百萬國防軍將士,不死必戰,四萬萬中國國民,不死必戰!所有炎黃血脈的子孫,不死必戰!永不在強權和武力前屈服!
國防軍釋出的只是一份簡單的宣告,對於中國最終會不會採取軍事手段,何時採取軍事手段,在哪個方位,採取何種戰爭模式都是一無所知。整個東亞琴瑟和鳴的氛圍,霎那間就在閃電聲中陰雲密佈,戰爭的兇獸隨時就欲突破牢籠的限制,在大地上掀起一片腥風血雨。
讓世界各國都沒來得及反應,有些國家的記者甚至還沒把昨天的報道發回去刊登,次日,也就是在1925年5月中旬的某日凌晨,以北方軍區六個軍的軍力為主力約二十二萬兵力,加上從中原戰區抽調的二個軍和中央軍區三個軍的精銳機械化部隊共約十八萬兵力為尖刀,集合超過四十萬的兵力,對東北地區的日軍發動閃電式的突然攻擊。
戰爭的號角再次吹響,而這一次的勝負,直接就決定中日未來的國運和國家戰略走向!
319 閃電戰
共約十一個軍的軍隊。超過四十萬的大軍出兵東北,但面對人數超過六十萬兵力的日軍,國防軍在人數上還不能對東北的日軍形成優勢。東北原先駐有多達七十萬的日軍,其中日本本土精銳軍隊四十萬人,三十萬朝鮮偽軍,共有七十萬軍隊。不過因為華飛出人意料地在臺灣打響戰鬥,為了保護南下通道,日本軍方執意從東北抽調十萬大軍南下增援臺灣,卻不曾想在東海一戰,近十萬日本精銳陸軍沉眠大海,眼睜睜毫無辦法地淹死在水中。
東北日軍損失十萬主力,尤其還是日本的本土陸軍,這對東北日軍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加上關東大地震後日朝之間的間隙,大量朝鮮人在日本被殺,如果不是訊息的嚴格封鎖,加上日軍對偽軍的嚴格監控及鎮壓,恐怕東北的日軍早就內亂四起,自顧不暇了。雖然國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