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屯安平,積糧,治攻具,將討王午。丙戌,中山蘇林起兵於無極,自稱天子;恪自魯口還討林。閏月,戊子,燕王俊遣廣威將軍慕輿根助恪攻林,斬之。王午為其將秦興所殺。呂護殺興,復自稱安國王。
燕群僚共上尊號於燕王俊,俊許之。十一月,丁卯,始置百官,以國相封弈為太尉,左長史陽騖為尚書令,右司馬皇甫真為尚書左僕射,典書令張悕為右僕射;其餘文武,拜授有差。戊辰,俊即皇帝位,大赦。自謂獲傳國璽,改元元璽。追尊武宣王為高祖武宣皇帝,文明王為太祖文明皇帝。時晉使適至燕,俊謂曰:“汝還,白汝天子:我承人乏,為中國所推,已為帝矣!”改司州為中州,建留臺於龍都,以玄菟太守乙逸為尚書,專委留務。
秦丞相雄攻王擢於隴西,擢奔涼州,雄還屯隴東。張重華以擢為徵虜將軍、秦州刺史,特寵待之。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九年(癸丑,公元三五三年)
春,正月,乙卯朔,大赦。
二月,庚子,燕王俊立其妃可足渾氏為皇后,世子曄為皇太子,皆自龍城遷於薊宮。
張重華遣將軍張弘、宋修會王擢帥騎萬五千伐秦。秦丞相雄、衛將軍菁拒之,大敗涼兵於龍黎,斬首萬二千級,虜張弘、宋修,王擢棄秦州,奔姑臧。秦主健以領軍將軍苻願為秦州刺史,鎮上邽。
三月,交州刺史阮敷討林邑,破五十餘壘。
趙故衛尉常山李犢聚眾數千人叛燕。
西域胡劉康詐稱劉曜子,聚眾於平陽,自稱晉王;夏,四月,秦左衛將軍苻飛討擒之。
以安西將軍謝尚為尚書僕射。
五月,張重華復使王擢帥眾二萬伐上邽,秦州郡縣多應之;苻願戰敗,奔長安。重華因上疏請伐秦。詔進重華涼州牧。
燕主俊遣衛將軍恪討李犢,犢降,遂東擊呂護於魯口。
六月,秦苻飛攻氐王楊初於仇池,為初所敗。丞相雄、平昌王菁帥步騎四萬屯於隴東。
秦主健納張遇繼母韓氏為昭儀,數於眾中謂遇曰:“卿,吾假子也。”遇恥之,因雄等精兵在外,陰結關中豪傑,欲滅苻氏,以其地來降。秋,七月,遇與黃門劉晁謀夜襲健,晃約開門以待之。會健使晃出外,晃固辭,不得已而行。遇不知,引兵至門,門不開。事覺,伏誅。於是孔持起池陽,劉珍、夏侯顯起鄠,喬秉起雍,胡陽赤起司竹,呼延毒起灞城,眾數萬人,各遣使來請兵。
秦以左僕射魚遵為司空。
九月,秦丞相雄帥眾二萬還長安,遣平昌王菁略定上洛,置荊州於豐陽川,以步兵校尉金城郭敬為刺史。雄與清河王法、苻飛分討孔持等。
姚襄屯歷陽,以燕、秦方強,未有北伐之志,乃夾淮廣興屯田,訓厲將士。殷浩在壽春,惡其強盛,囚襄諸弟,屢遣刺客刺之,刺客皆以情告襄。安北將軍魏統卒,弟憬代領部曲。浩潛遣憬帥眾五千襲之,襄斬憬,並其眾。浩愈惡之,使龍驤將軍劉啟守譙,遷襄於梁國蠡臺,表授梁國內史。
魏憬子弟數往來壽春,襄益疑懼,遣參軍權翼使於浩。浩曰:“身與姚平北共為王臣,休慼同之。平北每舉動自專,甚失輔車之理,豈所望也!”翼曰:“平北英姿絕世,擁兵數萬而遠歸晉室者,以朝廷有道,宰輔明哲故也。今將軍輕信讒慝之言,與平北有隙,愚謂猜嫌之端,在此不在彼也。”浩曰:“平北姿性豪邁,生殺自由,又縱小人掠奪吾馬。王臣之體,固若是乎?”翼曰:“平北歸命聖朝,豈肯妄殺無辜!奸宄之人,亦王法所不容也,殺之何害!”浩曰:“然則掠馬何也?”翼曰:“將軍謂平北雄武難制,終將討之,故取馬欲以自衛耳。”浩笑曰:“何至是也!”
初,浩陰遣人誘秦梁安、雷弱兒,使殺秦主健,許以關右之任,弱兒偽許之,且請兵應接。浩聞張遇作亂,健兄子輔國將軍黃眉自洛陽西奔,以為安等事已成。冬,十月,浩自壽春帥眾七萬北伐,欲進據洛陽,修復園陵。吏部尚書王彪之上會稽王昱箋,以為:“弱兒等容有詐偽,浩未應輕進。”不從。浩以姚襄為前驅。襄引兵北行,度浩將至,詐令部眾夜遁,陰伏甲以邀之。浩聞而追襄至山桑。襄縱兵擊之,浩大敗,棄輜重,走保譙城。襄俘斬萬餘,悉收其資仗,使兄益守山桑,襄復加淮南。會稽王昱謂王彪之曰:“君言無不中,張、陳無以過也!”西平敬烈公張重華有疾,子曜靈才十歲,立為世子,赦其境內。重華庶兄長寧侯祚,有勇力、吏幹,而傾巧善事內外,與重華嬖臣趙長、尉緝等結異姓兄弟。都尉常據請出之,重華曰:“吾方以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