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詣蒙遜稱臣朝貢。
夏,四月,己卯朔,詔所在淫祠自蔣子文以下皆除之;其先賢及以勳德立祠者,不在此例。
吐谷渾王阿柴遣使降秦,秦王熾磐以阿柴為徵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安州牧、白蘭王。
六月,乙酉,魏主北巡至蟠羊山。秋,七月,西巡至河。
河西王蒙遜遣右衛將軍沮渠鄯善、建節將軍沮渠苟生帥眾七千伐秦。秦王熾磐遣徵北將軍木弈乾等師步騎五千拒之,敗鄯善等於五澗,虜苟生,斬首二千而還。
初,帝以毒酒一甕授前琅邪郎中令張偉,使鴆零陵王,偉嘆曰:“鴆君以求生,不如死!”乃於道自飲而卒。偉,邵之兄也。太常褚秀之、侍中褚淡之,皆王之妃兄也。王每生男,帝輒令秀之兄弟方便殺之。王自遜位,深慮禍及,與褚妃共處一室,自煮食於床前,飲食所資,皆出褚妃,故宋人莫得伺其隙。九月,帝令淡之與兄右衛將軍叔度往視妃,妃出就別室相見。兵人逾垣而入,進藥於王。王不肯飲,曰:“佛教,自殺者不復得人身。”兵人以被掩殺之。帝帥百官臨於朝堂三日。
庚戌,魏主還宮。
冬,十月,己亥,詔以河西王蒙遜為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涼州刺史。
己亥,魏主如代。
十一月,辛亥,葬晉恭帝於衝平陵,帝帥百官瞻送。
十二月,丙申,魏主西巡,至雲中。
秦王熾磐遣徵西將軍孔子等帥騎二萬擊契汗禿真於羅種。
河西王蒙遜所署晉昌太守唐契據郡叛,蒙遜遣世子政德討之。契,瑤之子也。上之為宋公也,謝瞻為宋臺中書侍郎,其弟晦為右衛將軍。時晦權遇已重,自彭城還都迎家,兵客輻湊,門巷填咽。瞻在家,驚駭,謂晦曰:“汝名位未多,而人歸趣乃爾!吾家素以恬退為業,不願幹豫時事,交遊不過親朋。而汝遂勢傾朝野,此豈門戶之福邪!”乃以籬隔門庭曰:“吾不忍見此。”乃還彭城,言於宋公曰:“臣本素士,父祖位不過二千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榮冠臺府,位任顯密。福過災生,其應無遠;特乞降黜,以保衰門。”前後屢陳之。晦或以朝廷密事語瞻,瞻故向親舊陳說,用為戲笑,以絕其言。及上即位,晦以佐命功,位任益重,瞻愈憂懼。是歲,瞻為豫章太守,遇病不療。臨終,遺晦書曰:“吾得啟體幸全,亦何所恨!弟思自勉勵,為國為家。”
高祖武皇帝永初三年(壬戌,公元四二二年)
春,正月,甲辰朔,魏主自雲中西巡,至屋竇城。
癸丑,以徐羨之為司空、錄尚書事,刺史如故;江州刺史王弘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中領軍謝晦為領軍將軍兼散騎常侍,入直殿省,總統宿衛。徐羨之起自布衣,又無術學,直以志力局度。一旦居廓廟,朝野推服,鹹謂有宰臣之望。沈密寡言,不以憂喜見色。頗工弈棋,觀戲常若未解,當世倍以此推之。傅亮、蔡廓常言:“徐公曉萬事,安異同。”嘗與傅亮、謝晦宴聚,亮、晦才學辯博,羨之風度詳整,時然後言。鄭鮮之嘆曰:“觀徐、傅言論,不復以學問為長。”
秦徵西將軍孔子等大破契汗禿真,獲男女二萬口,牛羊五十餘萬頭。禿真帥騎數千西走,其別部樹奚帥戶五千降秦。
二月,丁丑,詔分豫州淮以東為南豫州,治歷陽,以彭城王義康為刺史。又分荊州十郡置湘州,治臨湘,以左衛將軍張邵為刺史。
丙戌,魏主還宮。
三月,上不豫,太尉長沙王道憐、司空徐羨之、尚書僕射傅亮、領軍將軍謝晦、護軍將軍檀道濟併入侍醫藥。群臣請祈禱神祇,上不許,唯使侍中謝方明以疾告宗廟而已。上性不信奇怪,微時多符瑞,及貴,史官審以所聞,上拒而不答。
檀道濟出為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鎮廣陵,悉監淮南諸軍。
皇太子多狎群小,謝晦言於上曰:“陛下春秋既高,宜思存萬世,神器至重,不可使負荷非才。”上曰:“廬陵何如?”晦曰:“臣請觀焉。”出造廬陵王義真,義真盛欲與談,晦不甚答。還曰:“德輕於才,非人主也。”丁未,出義真為都督南豫、豫、雍、司、秦、並六州諸軍事、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豫州刺史。是後,大州率加都督,多者或至五十州,不可復詳載矣。
帝疾瘳,己未,大赦。
秦、雍流民南入梁州;庚申,遣使送絹萬匹,且漕荊、雍之谷以賑之。
刁逵之誅也,其子彌亡命。辛酉,彌帥數十人入京口城,太尉留府司馬陸仲元擊斬之。
乙丑,魏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