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部分米麵,更是悄悄的運走,連舊米都不給換。
為此現在他們都有兩家糧鋪。
另外他們也有一家成衣鋪子,裡面的綉娘都是從善堂裡選出來,對刺繡比較有天賦的小丫頭片子。
還有一家無本生意的花樓,裡面的姑娘從哪兒來的,那就不言而喻了。
為了掩人耳目,也為了有個好名聲,原本府城只有一家善堂,現在已經有了三家。
另外兩家,都是他們出銀子,出房子辦的。
原本是想掙個盆滿缽溢,為兒孫掙個金山銀山,誰知道就這麼一道懿旨,富貴繁華成了空。
這讓他們怎麼能高興的起來。
顧大人也很煩躁:“你糊塗,咱們已經站在太子那邊,再去捧皇后娘娘,腳踏兩隻船,這小心命都沒了。”
他是男人,又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想的更多,看的更遠些:“糊塗,皇后又如何,後宮不得干政,等以後太子上位,皇后就成了榮養的皇太后。”
“到時候咱們有的是翻盤的機會。”
顧夫人聽後就更不高興了:“大皇子還不是太子呢,再說皇上才登基呢?”
誰知道等太子登基的時候,自己是不是已經躺在棺材裡了。
“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麼用?”顧大人瞪著她沒好氣的道:“你敢違旨嗎?”
顧夫人當然不敢,她就低聲問:“那另外兩個善堂都是咱們自己辦的,房子地基都是咱們的,是留下還是給她?”
懿旨裡只說了,會讓兵部尚書府上的大奶奶接管善堂。
卻沒有說接管幾個善堂。
顧夫人覺得沒了魚,那留下些小蝦米也挺好,免得自己最掙銀子的兩家鋪子青黃不接。
顧大人也還沒清高的和銀子過不去的份上,聞言揹著手轉了幾圈:“我先出去打探點訊息。”
:()論在古代逃難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