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又是司禮監第二號人物的張誠眾望所歸的坐到了這個位置。
司禮監前三位,第一位掌印太監統管內廷,第二位提督東廠,稱為廠公,第三位為秉筆,往往還兼京營監軍,從前馮保兼任掌印與提督東廠,張誠上位,卻不會讓他有這樣的好處了,原御馬監掌印太監張鯨調任司禮監,為提督東廠太監。
第三位則是隨堂太監張宏升任,張宏雖然方正,可在倒馮保的行動中也出了力,自然有所酬答,加上本身就是辦差出色,有這個位置也理所應當。
比較讓人意外的是田義,這個馮保從前在宮中的第一號親信,在馮保離開後卻沒有被貶斥,反倒是被提拔到司禮監做隨堂太監。
不過田義所擔當的文書房掌司,則是落在了趙金亮的頭上,如今趙金亮十二歲不到,卻身兼六科郎掌司和文書房掌司兩個職位,這兩個位置都是要害職司,卻在一個孩童身上,頗讓人錯愕。
但大家心中也明白,趙金亮每日伴當天子,那有什麼處理政務的功夫,還不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來管,變向的又給這張誠加權力罷了。
掌印太監不可兼掌東廠,這是權力制衡,馮保就因為權力太大,所以才讓萬曆皇帝縮手縮腳,這詞不會重蹈覆轍,看起來這掌印的位置權力縮水不少,可任命張誠的旨意中,不為人注意的提到了一點“兼掌治安司”。
治安司是新衙門,但在京師收平安錢,耳目眾多,在京師一地的實力已經不下於廠衛,無非年頭少,沒什麼底蘊罷了,有治安司抓在手上,張誠能做的事情就有很多很多。
另外一個讓人意外的任命就是御馬監掌印太監並不是由鄒義替補上來,而是楚兆仁來做,楚兆仁是慈聖太后的心腹,給這個位置也不為過,提督太監卻是卻由兵仗局調上來的孫正碩擔任,鄒義原地不動。
楚兆仁雖然做到了御馬監掌印太監的位置上,可他卻沒什麼本事掌權了,勇勝伯府勾結韃虜,在外面設伏圍殺虎威軍,這件事他雖然被利用,卻也有不少干係,更別說林書祿在宮中作亂,他平素裡和林書祿走的很近,這更是有罪也說不清。
留他在這個位置上,不過給慈聖太后一些臉面,大家都好看,楚兆仁老老實實呆在這位置上蓋印即可,若自己看不清,隨時能掀起大獄收拾了他。
現在的御馬監,監督太監鄒義自然說一不二,孫正碩卻是張鯨的義子,御馬監張鯨經營的也久,孫正碩自然也能坐得住。
……
臘月二十三這天,馮保離京的訊息終於盡人皆知,東廠掌刑千戶馮友寧辭去官職,帶著家人陪伴馮保去南京養老,大家都知道一切塵埃落定了。
又有傳聞,說張四維派人去申時行府上遞話,卻申大人身體不好,要好好養病才是,多養些時日,莫要落下病根,據說申府隨即又有訊息傳出,說申大人身體欠佳,估計要明年正月才能好些,搞不好還致仕還鄉。
京師中對政治稍微有點敏感度的,都知道現在該幹什麼?快些去內閣首輔張四維張大人家中送禮問候。
京師規矩,臘月二十五各個衙門封衙,除卻留守官員外,都是回家過年休息,等來年正月十六才開始才會辦公。
政爭此時才見了分曉,還不趁此機會去拜見示好,要不然這二十天期間,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變化,到時候因為沒有及時表態被人踢開,那就悔之不迭了。
可送禮總要有個講究,不能把金銀直接用擔子挑進張府,奈何珍玩字畫,賣這個的鋪子京師大部分也都因為過年歇業了,何處買去。
倒是便宜了三江商行的幾家店鋪,京師的店鋪都是以襄誠伯和皇商唐家的名義開設,這些店鋪中來自西洋和阿拉伯地區的珠寶特產頗多,正適合送禮。
買一件珠寶,再搭配金銀,這就顯得正式很多,比如說送波斯銀瓶一雙,再加白銀五千兩,這就顯得頗有規矩。
不必說,張四維門前喧鬧之處,比起當年張居正時也絲毫不遜色,京師大小官員,此時也分不出什麼清流濁官,人人滿臉堆笑,身後僕役挑著禮物,車馬拉著禮物,都是來張府上送禮的。
說熱鬧非凡,如同集市,已經不足以形容此時的富貴景象,儘管天寒地凍,可張四維府邸門前卻絲毫感覺不到寒意,人人熱切之極。
外面這麼喧嚷,張府也是大門敞開,滿臉喜氣的門房和家僕在門口迎客唱名,恭迎各處到來的客人。
張四維這般做,也是為了昭示天下人,昭示京師官場,誰是勝利者,讓眾人認清局勢,知道誰才是大明的內閣首輔,誰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