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的是古裝人物,也算有了空間給我天馬行空。”

從電影到電視,再到舞臺劇,葉童都嘗試過,而且有她自己的體會,她說:“這三種表演,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沒拍過電視劇不懂得走位、遷就鏡頭、燈光,拍電影就經常被人‘嫌’呢!拍電影嬌生慣養,一日拍兩場,電視劇的工作量比電影大許多,每日十多場,對白多,準備工夫比電影多五倍,拍電視劇一氣呵成,演員的感情可以發揮到淋漓盡致。”

有人認為葉童是娛樂圈中最幸福的女人,但葉童說:“幸福不是必然的,兩方面我都付出過努力,不是唾手可得的。”

有人問:“你16歲就擇定了陳國熹,不覺得少了許多選擇嗎?”

葉童說:“或者是緣,世界這麼大,我偏遇到他,而且一見就認定是他了,不想再選擇。外面可能有更多機會,但那只是可能而已,未必有呢!愛情應該是甜蜜的,不一定要轟轟烈烈,見到身邊朋友波折重重好辛苦,就覺得自己好幸福。我很喜歡孩子的,將來或者會生的,順其自然啦。”

現在葉童的心願是,“身體健康,無病無痛,另外希望有些錢,有錢做自己想做的事。還有一個心願就是跳傘,不是去泰國玩的那種,而是像真正空軍跳傘那樣,好想享受一下自己一個人在空中飛的感覺”。

楊采妮楊采妮是楊家的獨生女。其父是個經營紡織生意的商人,與楊采妮的母親結婚時,他已經年過半百了。

楊采妮的母親出生在臺灣,是一位傳統的中國女性,結婚時年紀很輕。生下楊采妮之後,他們舉家遷到香港定居。童年時代,楊采妮的性格很孤僻,不習慣和其他小朋友一道玩。而每年的暑假則是她最快樂的日子,因為媽媽會帶她回臺灣探親,這樣她就可以和表姐表弟們玩了。

在上中學四年級時,楊采妮已經是個做事很有主見的大姑娘了,她下決心去美國讀書,認為只有去美國讀書才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從申請學校、入學考試到辦理簽證手續,她都是瞞著父母的,直到一切手續辦妥後才告訴父母。

在美國的日子裡,楊采妮在生活上越來越獨立。她曾說:“每天上學都由學校安排一些在我附近住的外籍同學接我上學,但她們經常都無影無蹤,害得我經常缺課。放學回家還要做家務,到晚上八九點鐘才開始做功課,晚上很晚才睡覺。”

楊采妮去美國讀書後,父母心情一直不好,三番五次寫信要求女兒回香港。這樣,楊采妮就回到了香港。回來之後,楊采妮性格有很大轉變。她說:“以前我很不懂事,很自私,很任性,這可能是因為我是獨女的緣故吧。自從美國回來以後,我覺得就是自己吃虧一點,但可換來家庭的幸福,這也是值得的。父母親都老了,我很樂意陪伴他們多一點。”

回香港後,楊采妮不再讀書,因為赴美留學已花掉家裡一大筆錢,她想從此擔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此後不久,楊采妮便與年代公司正式簽約,投身於娛樂圈中。

從1995年4月到1996年1月,楊采妮推出的國語唱片,在臺灣銷量取得“三白金”的成績,1996年初在香港推出的粵語唱片成績也不錯。1996年3月,楊采妮又停下歌唱事業,隻身前往美國紐約進修音樂。此舉一出,眾說紛紜,有報道說她是為了逃避感情糾葛,也有說她是造假新聞,旨在宣傳,總之,沒有人為她求學的上進心而鼓掌。

在演藝圈有這麼一種看法,藝人在巔峰時期引退,無疑是在事業上自殺,楊采妮有勇氣玩這種“死亡遊戲”,眾人對此大惑不解。據說,楊采妮此番赴美國讀書是為了主修她自認為最薄弱的一環——聲樂,此外還進修化妝及形象設計,課程編排緊密,除假日買衣購物外,其餘時間都在課堂上度過。

教楊采妮聲樂的老師是當地有名氣的聲樂老師,形象及化妝老師是一位專為名模化妝的化妝師,所以學費驚人,楊采妮幸得所屬唱片公司的支援,除為她安排時間讀書外,還為她負擔了學習聲樂的大部分費用。不過,楊采妮也要自負小部分學費。楊采妮學成返港後便馬上投入工作。

唱片公司在1997年2月推出她的最新粵語唱片,形象設計由她自己負責。據說,楊采妮決定不再沿用玉女形象,而會作出新的嘗試,務求有更大的突破。

楊采妮的新唱片加入了都市搖滾樂的元素,她解釋這樣做並非刻意營造一種西方流行音樂的感覺,只是為了配合其全新的形象,讓新唱片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楊采妮在籌備推出新唱片的同時,還接拍了一部電影,名為《自梳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