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史,梁、陳及齊,猶有文籍,至周、隋遭大業離亂,多有遺闕。當今古猶接,尚有可憑,如更十數年後,恐事蹟湮沒。陛下既受禪於隋,復承周天歷數,國家二祖功業,並在周時,如文史不存,何以貽鑑今古?如臣愚見,並請修之。”修史提供借鑑,有利於大唐的功業。國家設立修文館,理所應當,高祖當即批准下來,詔命中書令蕭瑀、給事中王敬業、著作郎殷聞禮修《魏史》;侍中陳叔達、秘書丞令狐德棻、太史令庾儉修《周史》;兼中書令封德彝、中書舍人顏師古修《隋史》;大理卿崔善為、中書舍人孔紹安、太子洗馬蕭德言修《梁史》;太子詹事裴矩、兼吏部郎中祖孝孫、前秘書丞魏徵修《齊史》;秘書監裴矩、給事中歐陽詢、秦王文學姚思廉修《陳史》。高祖還在詔書中定下修史的原則,什麼“務加詳核,博採舊聞、義在不刊,書法無隱”之類。

修史是好事,秦王舉雙手贊成,他的“文學館”也志不在此。天策府裡,府屬杜如晦,記室房玄齡,虞世南,文學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參軍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諮議典籤蘇勖,從事中郎于志寧,軍諮祭酒蘇世長,記室薛收,倉曹李守素以及國子助教陸德明、孔穎達,信都善文達,宋州總管府庫曹許敬宗等,並稱為文學館“十八學士。”

秦王把這十八學士,分為三班輪流值宿館中,供應膳食,待遇甚厚。在這十八學士的影響下,四方文才之士,逐漸靠攏過來。秦王在朝謁公事之餘,便來到文學館,與諸文士談古論今,討論墳籍、商略前載。秦王見庫直閻立本的畫境界極高,命其作十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