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8部分

的時間並沒有增加到這個水平以上,甚至維持這一標準也由於秋季蘇聯方面對公平分配的方式設定障礙而遇到了困難。7 月23 日,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委員會批准,到1946 年底最後分配給奧地利的基金達一億一千七百三十萬美元。總數中的大部分是用於救濟——大約糧食八千一百萬美元,衣服、紡織品、鞋襪二百萬美元,還有醫藥用品二百萬美元。這樣只剩下三千二百多萬美元用於復興,其中較大的部分,將近二千一百萬美元,要用於農業上的需要——種籽九百萬美元,農業機械六百四十萬美元,其餘用於包袋、繩索、肥料等等。這樣就為補救奧地利經濟的最主要的不足之處打下了基礎。

為便利起見,上面一直提到“普通用糧戶”的定量標準,因為當時大多數正式參考文獻中都是用這個標準的。但必須指出,這多少彼誤認為是這一時期奧地利每人平343 均消耗的實際卡路里量的一個標準。在約計七百萬的總人口中,大約二百萬人多一點是糧食自給的,他們的口糧定額比其他人要高得多。剩下的五百萬人中,諸如重體力勞動的工人、其他工人、兒童、孕婦或哺乳的母親等,獲准增加補充定量,而在許多情況下,這種補充定量是與家庭中名義上只享受“普通用糧戶”定量的其他成員分享的。現在評論中的這一時期分配給所有定量口糧消費者的卡路里平均數,經計算如下:

1945 年6 月至1945 年8 月1,0821945 年8 月至1946 年3 月1,6791946年3 月至1946 年5 月1,3611946 年5 月至1946 年11 月1,5291946 年11月至1947 年8 月1,824 同時還必須提一提規模很廣、組織很好的外來救濟工作,它大部分是在自願基礎上進行的。1947 年初,英國若干團體同英國紅十字會和愛爾蘭紅十字會一起,送來了五千噸食品、四百噸醫藥用品和四十噸衣服。到1947 年初,美國各慈善團體送來了九千五百多噸食品和三百二十噸衣服。瑞士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都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對於兒童。許多兒童給輪流地送到奧地利境外的許多療養中心。英聯邦國家和各種國際組織也都是樂於提供援助的。最後必須提醒一下,那些在鄉村裡有親友的奧地利人,偶爾到較少需要糧食供應的地區走一趟,也可以補充他們的定量。

但是,即使把這些糧食補充來源都計算進去,事實仍然是這樣:在戰爭結束後的頭兩年內,整個奧地利人民都營養不良,其嚴重程度對經濟恢復的總程序產生了連續而有破壞性的影響。

(三)燃料和動力

在1945 年和1946 年間,供應每人僅夠維持生存的口糧必然是當務之急。

而與此同時,向使用者提供煤和電。為恢復國家工業提供燃料和動力,也成為僅次於前者的緊要任務。

燃料情況本來是不會很糟的。1937 年奧地利固體燃344 料的總消耗量以無煙煤計算是五百十五萬公噸。國內出產的僅佔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五,其餘百分之六十五全靠進口——其中來自德國的佔半數,來自捷克斯洛代克和波蘭的各為四分之一,還有一些零數是從匈牙利進口的。此外,雖然1937 年無煙煤的總消耗量是二百八十八萬六千六百公噸,但國內產量只有二十四萬五千噸。因此,全國元煙煤的需要量中,靠進口的不少於百分之七十八。德國人在林茨建立一些煉焦爐時沒有擴大采煤裝置,因此這種基本情況到戰爭結束時並未改變。但是進口來源現在已經斷絕了。奧地利唯一的無煙煤礦位於蘇佔區,褐煤礦分佈在英佔區和美佔區內。組織解體,勞動力減少,再加上糧食匱乏,在短期內使本國生產猶如涓涓細流。

不久生產就重新開始了,儘管存在著巨大困難,1946 年的年產量,摺合無煙煤計算,總數達一百二十六萬公噸。但這個數字還只是戰前產量的百分之六十,而數達二百萬公噸左右的進口也不足以使總數相當於1937 年消耗量的百分之六十。此外,進口大部分來自德國,一旦要求魯爾供煤的競爭開始緊張起來時,它是否能維持,那是絕無把握的。

關於石油問題,儘管有不同的原因,其情況還是相當困難的。奧地利國內有相當多的資源。自1934 年下奧地利齊斯特爾斯多爾弗油田開採以來,國內原油產量到1937 年增至三萬噸。納粹的開採辦法雖不經濟,但1944 年終於把石油產量提高到一百十二萬噸。1937 年奧地利國內消耗量只有三十八萬噸。據戰後估計,正常情況下的產量每年可達六十六萬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