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忝斯�腦竿��鵂��銜���謨辛蘇廡┍Vず桶��頰��丫�扇〉牟街瑁�俜⒁環菡棧崾遣槐匾�恕C攔���郵芰飼鵂��囊餳���獍汛聳賂櫓悶鵠礎�
面對著外界的反對,國內所有政黨乃一齊團結起來支援德·瓦勒拉。1944年3月15日,在眾議院進行的一場三小時的辯論中,德·瓦勒拉拒絕美國要求的行動得到了所有各種色彩的黨派發言人的支援。兩個月後,5月31日大選的結果,確認了公眾對德·瓦勒拉捍衛愛爾蘭中立政策的支援,那天,自主黨因獲得了大幅度增加的選票而重新掌權。
第四節 愛爾蘭與戰後世界
對許多愛爾蘭人來說,中立政策成了一項與統一同等重要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戰爭結束前發生的兩件事清楚地證明德·瓦勒拉決心要把中立政策堅持到底。第一件事就是他拒絕作出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將不允許軸心國戰犯到愛爾蘭來尋求避難。1944年9月21日,美國政府就此提出異議,10月9日,德·瓦勒拉回答說,他不能作出拒絕給任何人避難的保證,只要“公道、仁愛、國家的榮譽和國家的利益需要這樣做的話”。但是,他指出:
從目前這場戰爭開始以來,愛爾蘭政府的一貫做法就是,對於所有那些外國人,只要他們的出現與愛爾蘭的中立政策相違背,或者對愛爾蘭人民不利,或者是與愛爾蘭人民希望避免損害友好國家利益的願望不相符時,都一概不允許其入境。
第二件較難理解的事是,在獲悉希特勒死去後,德·瓦勒拉決定去德國駐都柏林公使館弔唁。毫無疑問,這種禮節性訪問是符合外交慣例的,但對許多憤怒的旁觀者來說——愛爾蘭人也包括在內——卻好象是對聯合國家的一種平白無故的侮辱。德·瓦勒拉的行動說明,他和許多愛爾蘭人已經在多大程度上給純粹是權宜之計的中立政策加上了一種近乎神聖的內容。中立應該有的禮節必須遵守,哪怕是因此而違反了世人的良心,並使愛爾蘭失去世界的同情。
歐洲勝利日以後,大多數從開戰以來一直束縛著愛爾蘭的種種限制被廢除了。1945年5月11日,戰時檢查制度取消了。愛爾蘭市民第一次能夠從他們的報紙上看到轟炸倫敦的情景,讀到有關德國慘無人道的集中營的報道。也是第一次在報紙上能夠發表關於英軍中的愛爾蘭人因建立功勳而榮獲七枚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事蹟,以及其他有關表彰英勇行動的嘉獎。戰爭期間禁演的戰爭影片和新聞片在愛爾蘭影院上映了。6月11日,英國政府解除了關於大不列顛和愛爾蘭之間旅行的禁令。數百名在戰爭期間被拘禁的愛爾蘭共和軍成員獲得了釋放。但是,此後不久,由於被開釋的那些人又重新策劃陰謀和進行其他非法活動,愛爾蘭政府不得不又重新拘留了愛爾蘭共和軍的“參謀長”麥卡蒂和該組織的其他成員。7月6日,德·瓦勒拉向議會要求延長政府的緊急應變的權力。7月24日,政府宣佈援引危害國家法令第四條,可以不需經過審訊就拘禁任何嫌疑分子。
戰爭結束時,愛爾蘭政府迫切希望恢復他們在各種國際會議中的地位。1943年11月,德·瓦勒拉說,愛爾蘭準備參加“任何國際組織,只要它是在大國與小國之間一律享有主權平等的基礎上,以實現集體安全和維護和平為宗旨的”。但是,愛爾蘭不準備付出那些交戰國所索取的代價,即放棄它的中立,或者仿效其他一些中立國,在最後一刻,為了獵取聯合國會員國的資格,而趕上潮流。因此,愛爾蘭沒有被邀參加1945年6月舉行的討論建立聯合國組織的舊金山會議。7月18日,德·瓦勒拉在眾議院中批評了在這次會議上所同意的聯合國組織,因為在這個組織裡,小國將只有極小的影響。
象其他小國的領導人一樣,德·瓦勒拉帶者厭惡和不安的心情估量著這個戰後的世界組織,在這個組織中,所有主要的決議表面上將是由四五個大國作出的,但實際上,是由三個大國美國、蘇聯和英國作出的,因為法蘭西和中國僅僅是名義上的大國。而且,在這共管國際中兩個主要大國之一是蘇聯。共產主義及無神論的俄國是德·瓦勒拉和他的天主教及保守的同胞所詛咒的物件。對蘇維埃政府的恐懼和不信任可能是德·瓦勒拉在戰前和戰後制定其大部分政策的關鍵所在。國聯破產後,企圖把俄國拉進到一個反希特勒集團的努力,無疑增強了德·瓦勒拉的決心,要在一旦發生戰爭時繼續保持中立。在戰爭後期年代裡,德·瓦勒拉對德國人的政策——這使普通的英國人和美國人感到十分困惑不解——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蘇聯的恐懼。德·瓦勒拉原想看到